返回

天下枭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等待机会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四章 等待机会

    时间渐渐到了大业十一年的五月,高丽之战已经在高丽王高元的乞降下正式结束,皇帝杨广返回京城。

    虽然大隋天下的造反虽在大业九年遭到残酷镇压而处于低cháo,但到了大业十年和十一年,造反风cháo再次风起云涌,而且气势更加浩大,杜伏威在江淮起兵,屡败官兵,拥兵十余万;瓦岗寨翟让和李密拥兵二十余万;清河郡窦建德收集高士达和张金称叛军,再起举兵,兵力二十余万,攻城掠寨,声势浩大。

    还有河北魏刀儿拥兵十余万,卢明月在豆子岗再次东山再起,拥兵十余万,渡过黄河,进占齐军祝阿县,和齐郡左孝友的十万大军呼应,此外还有各地造反者上百支,逐渐由农民造反转变为各地豪族造反,他们不再局限于乡村,而是攻打郡县,据城为王,开始严重威胁到了大隋王朝的根基。

    此时的杨广已被此起彼伏的造反弄得焦头烂额,以前的造反只在乡村,但现在的造反大多是地方豪门,他们攻城掠郡,杀死官吏,击败隋军,各地噩耗接二连三传来,去年杨广发了狠,将江南平乱不力的吐万绪和鱼俱罗双双免职问罪,鱼俱罗身受箭伤,病死在回京路上,吐万绪则死在大理寺狱中。

    不仅是地方造反,杨广同时还关注上层人物的异心,去年杨义臣因为声望太高,拥兵十余万,被御史弹劾他擅自任命属官,因而被杨广猜忌,罢黜兵权后不久病逝。

    而杨广的心腹大患,丰州杨元庆却趁高丽之战的机会,开始向东扩张,在黄河北岸修建了五座城池,使他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马邑郡,令杨广又惊又怒,决定讨伐杨元庆。

    而就在这时,京城内开始流传一支童谣,‘桃李子,有天下,杨氏灭,李氏兴’,一种不祥的预兆笼罩在京城上空。

    ........

    京城道化坊内有一座占地五亩的中宅,这里便是张须陀的宅子,张须陀因为杨元庆自立之事而被调回京任光禄寺卿,但仅仅两个月后便被免职,整整两年时间,他一直便赋闲在家,领一份金紫光禄大夫的俸禄,过着清贫的rì子。

    虽然在京城无所事事,但张须陀一直关注着天下局势变化,杨广决定再次东征令他心中焦虑,他上奏折恳求圣上放弃东征高丽的计划,但他的奏折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

    同时他也更加关注齐郡的局势,他保持着和几个心腹爱将的通信,就在前两天,张须陀到了秦琼的来信,说贼帅卢明月率军十余万渡过黄河,进驻祝阿县,而贼帅左孝友分兵两路,进攻邹平县和临济县,太守徐元芳决定率军救援。

    这个消息令张须陀焦急万分,这明显是卢明月的调虎离山之计,用左孝友把徐元芳的主力从历城县调出,然后他再趁虚攻打历城县,如果徐元芳回兵援助,必然会中埋伏。

    张须陀连夜写奏折向杨广禀报此事,恳求杨广调兵支援齐郡,他心急如焚,如果历城县被攻破,齐郡就完了。

    房间里,张须陀坐立不安,背着手来回踱步,他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历城县被攻破的情形,火光冲天,卢明月纵兵大掠,烧杀jiānyín,几十万民众四散逃命,而军中将领的家眷都在历城县,如果县城被攻破,必然会军心大乱,张须陀心中恨极了徐元芳的愚蠢无智。

    这时,房门敲响,传来他妻子的声音,“老爷,有人找!”

    “是谁?”

    “好像是丰州来的。”

    张须陀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这已经是杨元庆第三次派人来,他心中不悦,但人还是要见,毕竟来人从丰州千里跋涉而来,如果闭门不见,未免有些失礼。

    “请他去客堂!”

    张须陀对杨元庆的拥兵自立非常反感,甚至是憎恨,若不是因为杨元庆还没有反隋,他早就和杨元庆断绝一切关系了。

    张须陀背着手来到客堂,客堂内坐着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文士,此人便是杨元庆的文书郎张亮,奉命进京,劝说张须陀只是他的任务之一。

    张亮的手指并没有残缺,杜如晦替他向杨元庆说情,最终饶了他,这两年张亮一直协助杜如晦,颇得杜如晦器重,向杨元庆推荐他为文书郎。

    张亮坐在客堂里考虑怎么劝说张须陀,他见张须陀家居破旧,估计他rì子过得清贫,张须陀没有实职,只有散官,那他的俸禄只能拿一半,一年也就两百五十石粮食,也没有其他补贴,据说永业田早已卖掉,没有田赋收入,rì子过得很清贫,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这时,脚步声响起,身材高大威猛的张须陀从屋外走了进来。

    张亮慌忙站起身施礼,“参见将军!”

    “请坐吧!”

    张须陀的语气很冷淡,他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对徒弟杨元庆的恼火使对张亮也没有好脸sè。

    不等张亮开口,张须陀一摆手道:“如果是劝我去丰州,那我只有三个字答复,‘不可能!’”

    张亮干笑一声道:“将军又何必这样顽固不化呢?总管念师徒之情,已经三次来请将军,足见他的诚意,临走时,总管对我说,他的一个师父已经被当今皇帝害死,他不愿意另一个师父也死在皇帝手中。”

    杨元庆的关心使张须陀的脸sè稍微好一点,但他依然摇摇头,“鱼俱罗不是被圣上害死,他是剿匪不力被圣上免职,半路上箭疮迸裂而死,这很正常,做事不力就该受罚,我不觉得圣上有什么不对。”

    “可是圣上却没有任何理由就罢免了将军的官职,赋闲两年了,这对将军何其不公?”

    “你错了!”

    张须陀反驳道:“圣上没有对我不公,相反,这正是圣上对我的宽容,徒弟拥兵自立,试问谁还敢用他的师父?圣上只是不让我任职官,但依旧保留了我的散官和爵位,若是换别人,早就把我推去砍了,这难道不是圣上的宽容吗?甚至连监视的人都没有,我去哪里都可以,我觉得圣上是恩待于我。”

    “可是....将军府上也太贫寒,若将军肯去丰州,荣华富贵,权势地位,还愁没有吗?”

    张须陀勃然大怒,腾地站起身,怒视他道:“我不欢迎你,你走吧!”

    张亮满脸尴尬,有点不知所措,张须陀哼了一声,大步向外走去,走到门口,他又停住脚步,冷冷道:“你回去告诉杨元庆,他父亲造反,他被迫拥隋而自立,我不怪他,但我也不会帮他,可如果他胆敢逆隋造反,我张须陀会亲手斩下他的人头,然后我会自绝向大隋谢罪,以洗我张须陀的清白。”

    说完,张须陀也不回头,大步离去,半晌,张亮苦笑一声,难怪临走时,总管说尽力而为便可,张须陀实在是......哎!

    张须陀回到房中,心中怒气未平,他刚才忘记问了,用钱财权势诱惑他,是杨元庆的意思,还是那个黑脸文士自己的意思,如果是杨元庆的意思,那他真是瞎了眼,教出这么一个卑劣之人。

    但张须陀慢慢冷静下来,他觉得应该不是杨元庆的意思,人说从小可见老,杨元庆小时候就是一个极为清高、自律之人,他没有这么庸俗,至少他知道钱财权势打动不了自己,如果他有此意,第一次就该提出来了。

    想通这一点,张须陀的心中好受一点。

    这时,房间外又传来妻子的声音,“老爷,快出来吧!宫里来人了。”

    张须陀一惊,快步走出房间,“人在哪里?”

    “在院子里,是两个宦官。”

    张须陀几乎是一路小跑来到院子,他隐隐猜到是齐郡之事,他几天前给圣上交了奏折,一定是圣上看到了,才会有宦官来找他,张须陀的心紧张到了极点,但又充满了期盼。

    院子里站着两名宦官,满脸不高兴,墙壁斑驳,没有粉刷,屋檐是破的,这是必修的,一根长长的朽木充着大梁支撑门房,这说明张须陀家里没钱,自然也无法给他们好处。

    张须陀家中的寒酸令他们心中极为不爽,这时张须陀跑了上来,拱手道:“两位,让你们久等了。”

    两名宦官对望一眼,见张须陀没有半点表示,不由心中暗骂他不知趣,连圣旨都不想宣布,便冷冷道:“张将军,圣上命你进宫,跟我们走吧!”

    “两位公公,容我换一件衣服。”

    张须陀穿着一件破旧的官袍,这是他十几年前的袍子,他一直当做家居衣裳,在家中穿一穿。

    两名宦官却不耐烦道:“圣上命你半个时辰觐见,现在还剩一刻钟,你要让圣上等你吗?”

    另一名宦官冷笑道:“过了这个时点,圣上就不会再见你,你自己想清楚。”

    “那就走吧!”

    张须陀顾不得换衣服,向门外奔去,这次机会,他无论如何不能放过。

    一刻钟后,张须陀骑马疾奔到了皇城,两名宦官早被他甩得不见踪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