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七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975章 九九三 到来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家来了,你得赏赐吧?可是国库已经空虚到为了辽东战局要接连三次加征赋税的程度了,为了节省银钱皇帝陛下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以身作则了,哪里还拿得出多少银钱来赏赐这些外来的使节?

    可是不能不给吧?也不能给太少吧?不然朝廷颜面何在?

    真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是这一次,朝廷是真高兴了,也真想着好生招待招待那些察哈尔部的权贵们,让他们见识见识大明天朝上国的风采,让他们对大明真心钦佩,让他们感受到大明朝对他们的重视 ” 。

    银子流水般的撒了下去,倒也真做出不少事情来。

    一切都准备妥善,只等这些察哈尔部的贵人们到来了。

    而今日,就是他们到来的日子。

    昨儿个传回来的消息,他们已经抵达了北京城十五里之外,在当地宿下。之所以在离着京城这么近的地方睡一宿而不是进城,就是为了今天时间能宽绰一些,不至于紧赶慢赶。

    早在这一支队伍刚今日北直隶地界儿的时候,朝廷就已经派了人过去,引导着他们前进。这也是未雨绸缪,派去的人是礼部的,还要负责教授这些贵人们一些礼节,免得等见到皇帝的时候惊慌失措,君前失仪。这会儿察哈尔部已经是大明朝的了,真要是君前失仪,那是丢的所有人的脸面,未免不美。

    北京城西十五里,一片荒地之中,此时凭空拔地而起了许多蒙古包,跟一朵朵雨后的蘑菇一般。这样的蒙古包,数量足有上百,住在其中的人数,怕是已经数百近千了。

    其实这片荒地就在一座小镇边儿上,但这些察哈尔部的贵人们却是选择了荒野宿营住蒙古包,一来是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二来则是,他们感觉即将进入北京城了,这会儿应该维持一下自己的风俗习惯。

    这会天刚蒙蒙亮,还没亮的那么彻底,有点儿擦黑的意思,但这片营地之中,已经热闹喧哗了起来。

    各处帐篷旁边都放置了许多火盆,里头火焰熊熊燃烧着,既起到了照明的作用,也给人们带来了几分温暖。毕竟已是寒冬,北京城周围还是很冷的。

    贵人们都已经起来了,不过这会儿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男的,察哈尔部的那些女权贵,尤其是那几位太后,都还没露面,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几位都是女子,还是要梳妆打扮一番的。而如她们这般地位,衣着服饰,头面收拾,乃是于妆容,都是极为的讲究,同时也是极为的繁琐,收拾起来,自然是比较麻烦,耗时较长。

    不过这会儿也早,时间也宽绰,倒是也不太着急。

    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已经起来了,他素来是极为严谨庄重的性子,在这种时刻,自然是不会出什么差池。事实上,从四更时分,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凌晨两三点左右,他就起床开始收拾了。此时的刘若宰,衣服整齐,头发整齐,浑身上下,无一处不符合礼制,无一处不端庄严谨。

    在他身边,则是两位礼部派来接引的官员。

    这二位大人年纪都不小了,年轻点儿的那个,也有五十多了,岁数大的那位,更是已经年过古稀,须发尽白。这两位是整个礼部中,对外来藩属觐见皇帝陛下的礼节最为精熟的两个人。这一次礼部派他们二位过来,也足见重视。

    他们两个官位都不是特别高,跟刘若宰差相仿佛,不过他们两个,对刘若宰神色都是颇为的恭敬,隐隐然是把他们看做官位比自己高许多的上官的。

    这会儿朝廷上下,甚至是北京城的市井之中,谁人不知,这一次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大人立下了大功,陛下极是喜悦,对他连胜夸赞?谁又会猜不到,这一次察哈尔部的贵人们觐见完毕之后,刘若宰就要大用?就要升官?

    甚至有些消息灵通的,都已经模模糊糊能知道刘若宰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了。

    当然,具体要走到哪一步,他们是不清楚的,这等事情,知道的人也不会随便透露。

    但是,大伙儿能确定的一点是,刘若宰要大用,那是肯定的了。

    刘若宰今日似乎有些心事,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这两个礼部的官员也是很守礼的那种,刘若宰不说话,他们便也不主动搭话,三个人就在那儿站着。

    营地外面也喧闹了起来,一支队伍过来了,队伍里头人很是不少,都是提着大大小小的食盒。这些人,是来给大伙儿送饭的。察哈尔部前来朝觐天子的贵人们路过,对于任何一个州县来说都是大事,有很是热情的,也有鄙夷不屑的,还有暗地里派人监视提防生怕这些人在自家辖地内闹出什么事情来的,怎么做的地方官都有,但无论他们私底下怎么想怎么做,在明面儿上,有一点他们却是必须做的沿途供应吃食用具等一应东西。

    这是崇祯皇帝下的圣旨,又是这种时刻,无人敢不从。

    今日顺天府地界儿之后,顺天府尹也是亲自下了命令,甚至派了顺天府推官出京,察哈尔部的队伍到哪儿,推官大人就跟到哪儿,敦促当地的地方官提供饮食热水等一应所需。

    这一路上,察哈尔部众人的日子过得可是很不错,生火做饭什么的都不用了,每日到了点儿,就等着饭菜送过来就成。

    饭菜都是刚做的,还热乎着呢!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用人的手软,这会儿人人都说大明的好。

    这会儿也才刚五更多一点儿,为了准备这些饭菜,旁边镇子里的所有厨子都是早早的被叫起来拾掇,这会儿才算是能及时供应上。

    刘若宰等几位官员是不吃的,他们早就吃过了。当然,那会儿也没饭菜,只是塞了些点心先垫吧垫吧,免得肚子里空空难受。

    约莫一刻钟之后,刘大器过来禀报了,言道大伙儿都已经吃饱喝足了,无论是察哈尔部的众人还是一路护送的大明军兵们,这会儿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次随着察哈尔部贵人们过来的,文官只有刘若宰一个,剩下的都是武将,甘肃总兵刘大器,那位被董策起了个雅号名为‘大开碑手’的嘉峪关游击将军种大梁都来了。董策本来也是能来的,他不来是因为他不想来,但也有人想来却没能来。

    比如说王武略。

    <b></b>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