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领先四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章 要致富先修路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太蒙想了半天,想不出所以然来。

    脑海里,又浮现出那张年轻的脸庞来。如果他在这里,会怎么处理呢?

    在刘司令员的印象里,巫山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

    关键是看对象是谁。当年在龙腾海滩,他可没少杀那些爪哇猴子。

    而在中南半岛,都是以牙还牙,对那些残杀汉人的绝不手软。普通民众碰都不碰,相反,他还想方设法,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问题。

    他突然记起了巫山说过的话:“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往往能决定战争走向。譬如我们**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老百姓的支持。”

    巫山还说过:“我们这次不管是大战旗鼓也好,偷偷摸摸也好,终究是以侵略者的身份进来的。当然,名义上,我们是这些老百姓的解放者。因此,一定要让他们看到,现在的一切都比过去要好。这样,他们才会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拥护我们,即便我们是侵略者。”

    是啊,正如张养浩在诗句里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百姓终究是最辛苦的人。

    推开窗户,远远近近的水田里,有老百姓在辛勤劳作着,他们有的在收获二季稻,有的已经在种三季稻了。

    这里,正是原安南地界。农民们并没有中**队的进入,显露出一丝恐慌,脸上露出了在安南军国时期以来没有过的笑容。

    只要老百姓支持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些许跳梁小丑,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刘太蒙推开门出去。

    随着刘太蒙的地位不断高升,当年的贴身警卫员冉鹏翔,已经是警卫团长。

    “翔子,你说你现在都是团长了。整天还像个警卫员似的干嘛?”刘太蒙责备道。

    冉鹏翔展颜一笑:“首长,在我心中,您还是当年的山地旅长,我还是您的警卫员。”

    “油嘴滑舌!”刘太蒙笑骂一句:“让李智政委和邵世辉参谋长开会吧。”

    说着,他走回了临时的书房。

    北面有邓道虎和王永兴守护着,南边的爪哇现在没了动静,好像被兰芳军整得焦头烂额。

    刘太蒙把司令部设到了狮城,随时保持对爪哇的压力。

    一旦兰芳军受挫,马上就摆出一副要进军的姿态。

    这次安南的事情很突然,三位大佬星夜来到了胡志明市。

    “来得挺快呀。”刘太蒙一人丢了一支烟:“对于这次的皇越春秋事件。你们怎么看?”

    “疥癣之疾。不足为惧。”邵世辉大刺刺地说:“谁敢得瑟就灭了他。”

    刘太蒙露出苦笑。这么多年了,邵世辉平时好像是大大咧咧的,一到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全神贯注。把所有细节考虑进去。

    他的马虎就是一个最好的伪装,谁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绝对要被这家伙玩儿死。

    “你灭谁?”李智自顾把烟点燃:“这里绝大多数都是汉人,也就一些土著兴风作浪。太祖在的时候,喊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也组织一场吧。那咱就把从中国有史以来的朝代,和这里的关系,仔仔细细捋一捋。”

    邵世辉凝重起来:“万一那些安南学者抓住安南的主权不放来说事,怎么办?”

    “报纸、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体都掌握在我们手里,”刘太蒙心里豁然开朗:“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何况。我们已经摆出了高姿态,外界都看得到。只不过是一个学术争论而已,历史就是历史。到时候,也不妨让咱的老百姓出来现身说法,眼前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怎么样!”

    京师巫山这边。也在开会。

    他早就让朱建国给苏太斌租了房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给了他招商办公室主任的头衔,办公室的相关人员,他爱用谁就用谁。要是连这个权力都没有,那也显得巫山太小气了。

    苏太斌累并快乐着,整天连轴转。办公室本来只有一部电话,一下子又安了两部,还是止不住热情的农民朋友。

    巫山已经顾不上了,因为港岛的、欧洲的富豪们,蜂拥而至。

    还好,巫山这四合院里面的客厅够大,他们也不是一起来的。

    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

    他们来参加婚礼,肯定带有做生意的任务过来的。

    此时,接待的是港岛方面关系比较好的富翁们。

    “小山,明人不说暗话,”李超仁开门进山:“我们给你送钱来了。你那边,地处内陆,我们都没去过。所以,你给大家讲解下,究竟有什么生意比较好做。”

    “李叔,目前我所在的和风,那边的经济形势纯粹是一张白纸。”巫山也不和他兜圈子:“暂时我能掌控的,只是和风县。所以,一个小县,机会并不是很多。”

    他把和风向国家要申请的项目给大家说了下,当下就有人要打退堂鼓了。

    “再过几个月吧。”巫山也不失望,毕竟商人以逐利为本:“等到人代会以后,我想尽力再进一步。到时候,整个欧洛泰地区,机会就多得多。”

    “小山,你说的长绒棉项目,我们家能进去做。”易智建却兴趣更浓:“你也晓得,我们家族原本就是做纺织的。那边的纺织厂,我易家要了。”

    “没问题,智建叔,这个我还能做主的。”巫山淡然一笑:“现在回港岛怎么样?能施展开手脚吧?还是当初你的决定正确,在外面去充充电,回来更加得心应手啦。”

    “唉,还可以。”易智建悠闲地喝了一口茶:“大陆的教学,在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发展。不过,听说国家应该在准备修改这一块了。教材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恩。”巫山不想在一众商人面前谈论政治方面的话题:“你纺织厂出来的布,优先供应炎黄吧。他们也要过去建一个制衣厂。棉布做的衣服,穿在身上还是很舒服的。”

    “小山,难道我们在那边一点儿机会都没有吗?”贺颍东显得有些失望。

    巫山灵机一动:“肯定有!”

    一众港岛大佬,突然间都有了兴趣。都兴致勃勃地看着巫山。

    他伸出右手食指,一字一顿说出两个字:“交通!”

    “小山,你觉得这一块国家能放开吗?”易智建本来觉得自己已经想得够远了。和他一比,还是差了不少,心里不禁有些沮丧。

    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易家占尽了优势。早先他们和港岛各家的财富相距甚远,现在已慢慢赶上,甚至超过了不少还在原地踏步的家族。

    “任何事情,我们首先要敢想!”巫山耐心地解释:“国家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我知道诸位到我这里来,其实更主要是帮我的忙。”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继续阐述着:“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维省的物产丰富。各位叔叔伯伯。那都是钱啊。但受制于交通,运不出来。”

    说起赚钱,李超仁就来了兴趣:“小山,你说。该怎么整?我们来合计合计!”

    “陇海线这条大动脉,终点是金城。”他从书房里拿出一副中国地图:“从金城经河西走廊,到维省的柳树泉再一直到乌市,就一条铁路。首先,我们要搞,就建复线!”

    “诶?”李超仁不亏是李超仁,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从海青省的湟中,这里过去,直插到维省的若羌。经勒尔库,最后也到乌市。”

    “地质勘测比较麻烦,”巫山摇摇头:“除非今后人口基数到了一定的瓶颈,那个时候,估计我们国家手里已经有钱来做这些事情了。现在。纯粹是长线投资。”

    从湟中那边过去,确实能给国家带来方便,甚至今后的青藏铁路。

    在商言商,大家投资,就要想着回报的。资金回笼的速度越快,自然也就越高兴。

    这些个老板,一个个眼睛里都露出金光:“小山,除了这跳铁路以外,还能做什么事?”贺颍东看着地图,若有所思地问:“我总觉得这里面还有商机。”

    “贺叔叔你说得很对呀。”巫山说了半天,口有些渴,先喝了一口茶:“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国家目前没有那么富余的资金来修路,我们先把路网建起来。”

    他把目前自己在和风的道路建设,说了下思路。

    “公路也可以收费?”就连易智建都起了兴趣。

    “天下本来就没有白吃的午餐。”巫山淡淡地说:“我花的钱,都是和风人民的钱。凭什么让这些车子经过白白跑啊?就是国家也要给道班的工人发工资,他们要长期养护嘛。”

    大家都来自港岛,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要是大陆的人,你在这里给他讲,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公路也好,铁路也罢,那不都是国家修的吗?

    你要给他讲得深奥了,说国家的钱就是这么循环的。用这个地方建设得到的资金,再去另一个地方建设。

    说白了,国家就相当于一个大公司。

    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都是这个超级集团公司的成员。每个人在公司的职责不一样。总之,为了维护这个巨型公司的运转,国家必须赚钱的。

    只不过,国家这个公司,所有的钱都是隐形的,让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譬如农村的农业税、提留,不都是因为农民种了地,给国家交使用费吗?

    “那我们也可以和当地政府谈谈啊。”说到这里,连鲍玉刚都兴奋起来:“想想吧,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回笼,多好的事情啊。大陆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做这个生意呀?”

    这话问得,易智建和巫山的脸上都有些发烧。

    “鲍叔叔,首先,前些年我们国家不准许私人从事商业活动。”巫山还是得给他解释下:“刚刚进入商海的商人,至少得经过至少十年二十年的沉淀,才有可能踏足这一块。其次,国家能不能放开还是一回事儿。”

    “我觉得我们国家会放开这一块的。”贺颍东已经以中国人自居了:“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能给国家解决资金的问题,留下一条路。另一方面,随着客流量日益增加,我们的资金回笼快。”

    巫山在心里暗骂:老狐狸。

    因为国家从来不会让那些对祖国付出的商人白白付出,不管是抗战时期的程佳庚家族,还是解放后的易仁家族。

    “强哥,你就不想在里面插一脚?”巫山看看老神在在地麻庭强。

    他摆摆手,一副土豪的口吻:“你们先谈,谈好了出钱的时候算我一份好了。”

    众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