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度神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四章 黑黑黑社会1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九叔的事情在我和他之间达成了默契,我认为从我们自然的表现来说,没有人能看出来我们之间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我依然称呼他九叔,而他在我这个圣主面前也没有什么异乎寻常的表现,反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店的生意上。

    说起众升客栈的生意,简直就是在以变本加厉的发展速度,近乎疯狂的运转着,火爆的程度绝对是古城餐饮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前古城人民白天爱吃,晚上爱玩的名声倒是早有耳闻,他们对任何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特色小吃,有着一种近乎警犬般的敏锐嗅觉,一旦有新目标出现,跟风扎堆也是普遍现象,即便是像现在这样发生在我店里的情况,也绝对当得起疯狂两个字,以至于生意好的让我们这些老板、股东加伙计都实在有些吃不消了。也不知道古城从什么时候开始冒出了这么多悠闲的吃货,每天十一点左右,甚至更早就有人来到店里占座,要知道这个时候后厨的一部分材料都是还没有准备好的。到十一点半的时候,基本上店里的大桌小桌就已经满座了,点菜,催菜,斗酒,谈笑的声音此起彼伏,店里虽然就那么十几道固定的菜肴,材料也都是提前加工好的,但遇到这样爆棚的场面,后厨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我和九叔这跑堂兼账房更是被使唤的神魂颠倒、晕头转向。很多时候出菜慢,上错菜的情况更是见惯不怪了,即便是这样,来店里的客人依然是络绎不绝,每个人都吃喝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仅每天中午这顿饭,我这里十张散桌,五个雅间,平均都要返四次台不止,经常到了三点半左右,别家店都下班休息了,我这边依然有客人因为等桌位,坐在门厅里玩牌。

    如此火爆的生意给我们带来的利益自然是相当可观的,每个月能有二十万的纯收入,按照约定好的五五分成,九叔一半,我们一半,仅开张两个月,哥们儿所挣的钱,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五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那点积蓄。然而,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的,伴随高额利润而来的后果是,三个老人的身体有些顶不住了。也怪我经商经验不足,一心想着采取家庭经营的模式,抱着小本经营稳扎稳打的心思,哪曾想,在百花酒的**之下,众升客栈的生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迅速打开了局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如果挣钱是大事,那么老人的身体就是天大的事,我当然不能因为贪图金钱而不顾自家老人的健康。于是,这些天我跟父母和九叔正商量着改变一下经营模式,初步的计划是,先将小店里晚上这顿饭取消,每天只卖中午一顿,材料做完为止,再有客人等也不再招待。二是增加工作人员,给后厨增加大厨一名,配菜师一名,保洁一名,给前厅增加跑堂一名,今后由九叔掌柜,我们负责跑堂。三是百花酒限量供应,由于这东西实在太抢手,虽然定价一再调高,但依然是供不应求,我跟老爸从老家收购的那批存货已经不多,照着目前这个喝法,估计能再坚持一个月都已经是很勉强了。虽然我们在小楼地下室又酿了三十来坛,并且通知老乡们今年增加各家酿酒的数量,但是这酿酒总得有个过程,现在天气还比较热,酿出一批酒的时间大概是二十天,再加上后期加工的时间,真正投入销售也需要一个半月。这样算来,剩下的那点存货如果不限量供应,显然是不够了。

    解决当前的困境自然是第一位的,我和老爸合计了一下,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再一次踏上了回乡的路。

    这一次回去,目标很明确,就是从我们村里挑选几个精干一些又愿意外出打工的老乡,毕竟乡里乡亲,知根知底,用起来也放心。按照我的想法,我们回到村里片刻都没有耽搁,直接奔着经营村理事会的李大叔家去了。

    李大叔名叫李备战,听名字就知道他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早些年李备战是村里比较早出去见世面的一批人,他十几岁时被父母送去公社食堂当学徒,虽然年龄上有些问题,但经过一番托关系打点之后,还是如愿以偿了。由于他做人老实勤恳,又有几分悟性,仅仅三年之后就成为了后来被誉为“江城十大名厨”肖润松的得意门生。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寒冬酷暑的磨练,李备战终于练就了一手朴实无华,却又能让人唇齿留香的大锅饭手艺。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并没有继续走出去闯荡,而是在三十来岁时回到了村里,经营起了村里的理事会,一直到现在。由于手艺好,经验丰富,为人厚道,现在十里八乡的红白喜事基本上都离不了他。从他手底下培养出来的人,更是颇具几分大食堂时代以一当十的风采。

    李备战见我们父子俩上门,连忙把我们让进屋,坐在他家的客厅里,我不由打量起满屋子农村家户里很常见的陈设,摆放了多年的老旧家具,看了至少十年以上的电视机,木质的茶几上圆形茶盘里渍满了茶锈的茶具,这些老旧物件让我对这个在村里算是颇为富有的人,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经营了二三十年的理事会,手头多少也会积攒一些钱,在这个没钱也要买些东西充门面的时代里,他能刻意保持低调,不摆阔,不露富,也算是一种难能可贵了。

    李备战给我和老爸各倒了一杯茶,好奇的问到:“听说你们一家子现在在古城里开食堂,生意做的红火的很,今天怎么有空回来了?是不是找我有事?”

    “备战叔,跟您实话说,这次回来是有事找您帮忙呢。”我也没绕弯子,毕竟时间有限,“我那小店人手不够用,想多雇几个人,我寻思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照顾老乡,反正这工钱给谁不是给呢。你在这方面是权威,我这不就来了吗?”

    “是啊备战,你手底下培养出来的徒弟那可是一个比一个勤快,一个赛一个能干,你这队伍现在也有三四十号人了,推荐四个给我,也不耽误你啥事。”老爸在一旁帮着腔,他们年龄差不多,平时在村里关系也不错,李备战对老爸酿的酒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有老爸开口他断然不会拒绝的。

    “嗨,我以为是啥事呢?这么点子小事你们还专门跑一趟,不耽误生意啊?打个电话回来,我立马把人给你送城里去。跟我还见外个啥?”

    听了他这话,倒是在我的预料之中,我们之所以专门回来,不是怕找不到人,而是怕找不到合适的人。话说现如今服务业真的不好干,客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时近乎于苛刻,于是服务人员的素质必须有相应的提高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说有一个女服务员在给客人上菜时没有报菜名,放下菜就要走,这时一位客人冲着快走出包间门的服务员说:“服务员,再上菜时要报名,知道了吗?”服务员很不屑的瞟了他一眼走了。再进来时手里端着三盘菜,往桌上每放一盘,嘴里就很不满的报一声“翠花”,搞得一桌子客人哭笑不得。

    我无非是想亲自把把关,别到时候雇几个闷葫芦,用又不好用,乡里乡亲的辞又不好辞。与其惹那麻烦,不如前期多费点劲。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我干脆对李备战直说:“备战叔,是这样的,现在城里人吃饭讲究,对咱食堂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高了,我之所以亲自来见您,就是想让您帮着挑几个能干的,靠谱的。”

    李备战多年干经营,接触的人也多,虽然谈不上是人精,但为人绝对不木讷,听了我的话知道我是对别人挑的人不放心,亲自来把关的,于是爽快的说:“行,明白你的意思啦!我给你叫几个人过来,你亲自面试。呵呵呵,你们城里不是兴这个吗?”

    李备战让他儿子李小宝叫来了十多个理事会里比较精干人,经过一番询问和了解之后,配菜,保洁,跑堂都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唯独大厨人选没有确定,因为做菜手艺好不好可不是通过面试能知道的,必须要厨师亲手做出来,我们尝过之后才能确定。

    我还没有提出选厨师的事,李备战便笑眯眯跟我说:“大侄子,这些人都已经定了,就缺一个大厨了,要我说这打火做饭太麻烦,你要是信得过我,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保证没问题。”

    “哦,备战叔亲自推荐的大厨那自然是没问题了,是咱村的吗?”

    李备战捏着他儿子李小宝的后脖子,把他连提带推的弄到了人前,搞得李小宝一脸无辜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我这儿子虽然人没出息,见人不爱说话,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但是从小跟在我身边,厨房这一套子东西早就驾轻就熟,现在一些场面我已经不亲自做了,都是他领着大伙忙前忙后的,绝对靠得住。这些年我虽然在方圆这片也算做了点事情,但是一直没有想着要出去,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不能让小宝也一辈子窝在村里,他得出去见世面,所以这次我把这孩子推荐给你们,放在乡亲身边我也放心,不怕他学坏,希望让他跟你们进城去长点见识,以后能混的比我有出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李备战为儿子说的这翻话很朴实的反应了一个父亲望子成龙的想法。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于是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中午,李备战在家做了几个拿手菜,开了一坛酒,招待我们父子俩吃饭。李小宝在边上陪着,也不说话,除了不时的给我们添酒夹菜之外,就是一个劲儿的傻笑,笑的我心里头直打鼓,有点想退货。

    招人的事情就这样落实了,带回来的四个人很快的就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尤其是李小宝同学,好家伙!那小炒勺颠的,别看他比我小五岁,那么大的铁炒勺,我一只手端起来都费劲,他同时炒着菜还能玩的龙飞凤舞的,这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出来。还有刀功,无论是切、剔、片、剞各种技艺,还是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各种刀具,都被他练的是上下翻飞,出神入化。就拿最简单的雕刻萝卜花来说,他顺手抄起萝卜和刻刀,一转身的功夫就已经刻好放入了盘中,比刘谦的魔术也差不了多少。

    看来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不论在什么领域,只要在最具挑战的环境里,不断实践,反复总结,就有可能成为达人。众升客栈在迎来这一支生力军之后,原先火爆生意带来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三位老人也终于可以轻松的享受财源广进带来的喜悦感了。不仅如此,李小宝同学对我从那位李老板脑子里“借来”的菜谱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创新了不少招牌菜,这对小店以后的生意更上一层楼,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