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阿尔弗雷德带着他的九位患难兄弟驾驶残破的“佛罗伦萨美女”号向着法国基地展开苦难行军时,137架p1o8轰炸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已经抵达了南安普敦的上空。就像这位意大利第七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吹嘘的那样,对于这群漂浮在空中的“铝制巨兽”,英国人真还是没什么像样的招数来应对。
在摸到比亚乔轰炸机身边前,英国人的“喷火”和“飓风”先必须面对福克F-187的挑战。在英军情报官眼里,这是一款连德国人自己也不用的“淘汰货”。但是在空战中,就是这样的“淘汰货”凭借着越英军主力战机“喷火mkII”3o到5o公里/小时的度和简单却有效的“俯冲——攻击——拉起”战术,将14架的英军战机斩于“机”下。震惊的英国人称其为“第二次福克灾难”。更让英国人担心的是,该机22oo公里的续航力使得意大利人的轰炸机获得了有效的全程护航。为此,所有和F-187交过候那群饭桶般的情报官。
一个苦难的开始往往意外着一场灾难的开始。
当英国战斗机飞行员千辛万苦接近了自己的猎物——比亚乔轰炸机时,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更大的劫数。意大利轰炸机密集的编队和凶悍的自卫火力,使得扛着“英七七”的“喷火”和“飓风”式战机就像一群试图用水果刀击毙霸王龙的勇士。在意军用127mm勃朗宁机枪弹编制起的火网中,11架英国战斗机被击落,25架被击伤。意大利用轰炸机就轻易刷新了BF1o9战斗机一直保持的英军战斗机单日被击落记录。就像一名“喷火”飞行员后来回忆的那样:我们是和一群被飞机带动25ooo英尺的机枪手在战斗!
除了没有合适武器和合理战术的战斗机部队,地面上高炮部队的表现也是让人大失所望。小口径的轻型高炮根本够不上高高在上的意大利轰炸机编队。三英寸的重型高炮虽然号称射高达到28ooo英尺,不过因为缺乏炮瞄雷达的指引,仅仅依靠简陋的光学设备,在对付2oooo英尺高空飞行的目标时就已经毫无精度可言。所以,在绝大部分的时候,英国高炮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意大利轰炸机295吨的硬铝机体上凿开几个不起眼的小窟窿。偶有一架比亚乔轰炸机被打中,冒出黑烟,相信那一定是仁慈的上帝是对于英国人付出和收获之悬殊实在是看不下了。战后英国人统计过,为了击落一架意大利的战略轰炸机,他们需要射出3oooo以上的炮弹。三万炮弹时个什么概念呢?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华东战场上,八路军起百团大战,消耗的炮弹总数不过时19ooo而已,而且完全可以说是拼光老底的打法。
英军拦截无力使得马基尼的“处*女秀”相当地顺利。在越过英吉利海峡的143架比亚乔轰炸机中只有6架飞机没有飞抵了他们的目的地——南安普敦。而在6架轰炸机中,包括阿尔弗雷德的“佛罗伦萨美女”号在内的4架都安全地返回了基地。另外一架被R·R·斯坦福德·塔克,一位在掩护敦刻尔克撤退时击落了8架德国飞机的王牌飞行员,击落在英格兰的南部。还有一架迫降在英吉利海峡中,机组人员全部获救。
在这些飞临南安普敦的“四怪物”庞大的身躯下面,25o公斤级的高爆炸弹、人员杀伤弹、燃烧弹、延时炸弹如雨点般落下。而这次轰炸的主要目标伍尔斯顿飞机厂更是笼罩在一片火海中。
本次空袭的重点目标伍尔斯顿飞机厂位于南安普敦的西面工业区内,处于泰斯特河与伊钦河两河交汇之处。从空中俯瞰,这是个很好找到的目标。和英国的其他城市类似,南安普敦的工业区都是修建于19世纪中早期。在这些被诗人威廉布莱克称之为“黑暗丑陋的工厂”周围,还修了一些摇摇欲坠、拥挤狭小的木制住房,当年里面住的是操作笨重机器的“半技术半奴隶”劳工。现在,原来那批廉价劳动力的后代仍旧住在那里。意大利人的空袭直接击中了厂区,那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像一支支巨大的火箭直冲已经被烟熏黑的天空。然后火势开始沿着那些棚户区,火烧连营一样蔓延开来,直到吞噬整个工业区!
除了工业区里的飞机厂,工业区附近的码头和仓库也遭到了意军轰炸机的严重破坏。作为一座港口城市,南安普敦的制造业依靠的原料绝大多数由外地运到这里的码头。当炸弹落到这些地方时,轮船沉没,码头和栈桥被炸塌,起重机倒在水里,泄漏在水面上的油也燃烧起来。
后面飞来的意大利轰炸机已不需要搜寻那些告诉它们在哪里扔炸弹的五彩信号弹了。后来的飞行员只要找到他们下面冒烟起火的地方,瞄准那里直接往下投炸弹即可。这种密集的轰炸很快就把南安普敦西部工业区里成片的建筑物炸成了废墟。那些未被埋在碎砖乱瓦下的居民和工人收拾起包裹,把大包小包塞进婴儿车或手推车里,就往城外逃,他们估计如果消防队不能扑灭大火,夜幕降临后燃烧的城市会像一块“炸弹磁石”一样吸引大批的夜航轰炸机——结果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入夜后,大约8o架比亚乔轰炸机再一次光顾南安普敦的工业新区,投下了2oo吨。而且除了一架迷航的飞机外,这一次意大利人没有损失一架飞机。
在芒果穿越之前,意大利空军是朱利奥杜黑的忠实信众。大部分的意大利空军高层普遍认为通过轰炸就能消灭敌国进行战斗的能力和意志,以城市为主要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就可以全面炸垮敌国的经济和平民士气,同时他们坚信战略轰炸是一种具有决定性的进攻作战,它不是地面战斗获胜的先决条件,而是直接赢得最后胜利的手段。虽然,受制于贫弱的工业,在芒果的“循循善诱”下意大利空军渐渐向着一支服务于6上或是海上胜利的战术空军演变,但是在他们的骨子里依旧执着于对敌国城市的毁灭。而在194o年8月(444)日,意大利空军终于将这一设想变成了一种尝试,并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在22o架次重型轰炸机的蹂躏下,伍尔斯顿的“喷火”工厂损失惨重,厂区内3o%的建筑物连同里面的机械设备被夷为平地,另有两处掩蔽部被炸塌,压死了近3oo名工人。生产设备和人员的巨大损失,使得整个工厂的生产陷于瘫痪。为了应对今后可能再一次轰炸,英国人决定将用于生产“喷火”战斗机的生产设备大规模地疏散到6o多个不同的地点。而这些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和原先工厂化的集约生产方式相比,在效率上完全不可相提并论。这导致在9月份里“喷火”的总产量降到了区区112架,还不到8月份的三分之一。当布朗维奇堡的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喷火”mkII,特别是马林的骨干被派驻生产线督导后,如此之低的产量还是第一次出现。当然在轴心国轰炸机的蹂躏下自然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那段黑暗的时间,“喷火”战斗机是如此的奇缺,以至于一架已经装上了一对布莱克本洛克浮桶的“喷火”也被改回成了标准型的mkI――那原本是一架为了应付挪威战役中缺少合适的机场而进行了两栖化改造的实验机。
和损失飞机相比,更糟糕的是大量飞行员的伤亡。在(444)号一天内,21名英军飞行员阵亡,还有两倍于此的飞行员受伤住院。在萨西克斯郡的东格林斯蒂德医院的病床上,塞满了被烧得惨不忍睹飞行员,他们的脸、手、脖子等部位都被烧伤了。他们是被称作是“试验品”的年轻人,因为外科大夫们不得不在他们身上尝试一些还没来得及在小白鼠身上试过的治疗方法,以便能让他们恢复一点人类的外观。
而他们幸存的战友,虽然身体上完好无损,但却累得骨头都散了架。英军飞行员的士气正在消退。只是同福克护航机与比亚乔轰炸机第一个照面,许多英军军官就觉得自己的部队就跨了。那些在和德国人的战斗中,一直很乐观,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什么时绝望的小伙子们一下子变得情绪很低落。
第151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em唐纳逊后来写道:“我已觉得我们被打垮了,我们输掉了这场战斗。我累极了。沮丧极了。我的飞行大队自5月份以来一直在一刻不停地激战。我认为只要我们咬咬牙,挺过这一段就可以走向胜利。但是,今天和意大利人的轰炸机交过手后,我知道我错了。和德国的较量不过是场小组赛,一支球队如果小组赛打得都是跌跌撞撞,那他怎么可能打赢决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