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军营校场,未去守城的士卒听说郭嘉前来慰问皆出营相迎观看。
郭嘉看到这些士卒中有老有幼,多数带伤,还好城内郎中较多,这才得以医治。
数百士卒围成一个圈,将郭嘉围在其中,郭嘉开口道:“条件简陋,大家席地而坐吧。”
“太守万金之躯岂能席地而坐。”
“郭太守,我去给您拿胡凳。”
“不必了,都是普通人,我也没有那么娇贵。”郭嘉笑着摆了摆手,盘坐在地,众士卒尴尬万分,更显得有些拘谨。
“坐,都坐吧。”郭嘉又挥了挥手,那些拘谨的士卒犹豫片刻后才缓缓坐下,郭嘉看向身旁一个中年老兵,手臂上缠着绷带,应该是被弓箭射伤。
郭嘉问道:“老哥家里几口人啊?”
那老兵尴尬一笑答道:“家里七口人,还好太守提前告知众人,家人都拿着太守发放的钱粮向冀州城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郭嘉又道:“诸位家人是否都迁出了渤海城?”
“俺爹和俺娘都拿着太守给的盘缠走了。”
“俺爹不让走,说是祖业在渤海,因为这事还揍了我一顿。”
“我家人也还在渤海,俺-一-本-读-小-说-娘说了,有郭太守在,这渤海城就破不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回答郭嘉的问话,一个受伤的百夫长拱手道:“郭太守用兵如神,有经天纬地之才,翻手间赤焰火海,覆手间水淹七军,曲曲十万幽州兵还不是让太守打的屁滚尿流。”
众人哄堂大笑,疼痛的伤口似乎也被大破敌军十万的豪情冲淡了。
郭嘉又在校场陪着众人坐了一会,与他们唠唠家常,谈谈心,每个被郭嘉问道话的士卒仿佛获得了极大的殊荣,脸上挂满了得意与兴奋。
坐谈良久,郭嘉起身告辞,众士卒皆出营相送数百步,若不是郭嘉催促让他们快快回营,恐怕这些热情的士卒能带着伤一口气将郭嘉送到家。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奉孝治军果真有一套,有万人敌之风。”待走出军营后,小政在郭嘉身旁开口道,他家祖上世代皆为武将,对于治军打仗自然通晓一些。
而那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是众多士卒对这郭嘉齐声喊道的。
郭嘉笑了笑回答道:“马马虎虎,至于万人敌么,算是吧。”
万人敌,关羽,张飞皆被评为万人敌。
何为万人敌?并不是指一个人真的可以大败一万大军,而是指他在带领麾下士卒上阵杀敌时那份指挥能力,或者说是战术指挥可让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大增。
至于增加多少,已经说了是万人敌,自然是能让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增长到媲美多了一万将士一般。
公孙瓒还评价郭嘉可抵十万精兵呢,真打起来,郭嘉打一百个都费劲。
关羽和张飞的指挥能力都很强,所以被成为是万人敌。
而万人敌,一是评价他的指挥能力,二便是治军。
治军便是训练麾下士卒的战斗力,有一句话说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
关羽和张飞治军也很厉害,麾下将士皆作战勇猛是刘备的王牌部队,只不过关羽和张飞的治军手段大有不同。
关羽有古人之风,如吴起吸脓,且自身忠义无双,又学刘备仁德之道,爱兵如子,恩威并施,麾下士卒自然奋勇杀敌,已报关羽厚恩。
而张飞治军便没有关羽那么厉害,但是张飞又想提升麾下士卒的战斗力,他只能已严治军,士卒不停号令便是三百鞭子,让你冲锋你怂了便拉出去砍了。
张飞手下的士卒一想,我作战不勇猛被发现就是一个死,要是勇猛作战搞不好还能拼出来一个锦绣前程,没办法,只能拼了。
张飞死前刘备曾预言过,张飞必死与麾下之手。
这种暴而无恩的治军方法是导致张飞被手下砍去头颅的罪魁祸首。
而小政刚才评价郭嘉为万人敌自然是指郭嘉在治军方面十分厉害。
郭嘉还没等前去探望那些为了守城而受伤的青壮便被渤海城内百姓给围了起来。
毕竟郭嘉在渤海威望之高或许都超出皇帝在这些百姓心中的地位。
“郭太守,我这有两壶上好的美酒。”
“郭太守,俺这里还有些肉食,您拿去。”
乡亲越聚越多,纷纷为郭嘉献上一些酒肉已表达感恩之心,还有一些百姓对郭嘉纳头便拜,声泪俱下,有的感谢郭嘉除去郭氏报了大仇的,有的感谢郭嘉守住渤海城的。
还有些腿脚不便,病痛缠身的老者更是感谢郭嘉能够及时通知他们敌军来犯,那些时日无多的老者才能让年轻的儿女出城避难。
“太守为我们渤海除去郭氏恶贼,实乃大快人心,如今又大破侵犯之敌,请受老朽一拜。”一位腿脚不便的老者说完便要给郭嘉行跪拜之礼。
郭嘉岂能让一位老人家如此,连忙将那人扶起,他最见不得如此场面,一时显得手足无措。
“那郭氏恶贼一家恶贯满盈,如同笼罩在渤海上空的一块乌云,在渤海欺男霸女,为非作歹已有数年,太守将那郭氏除去,真是大快人心。”
郭嘉看到众人不停数落郭氏一族的恶行,郭氏一族要在渤海做出多少恶行才会引起如此民怨。
在郭嘉身旁的小政看到周围百姓那大仇得报的表情,心中也很高兴,毕竟是他亲手将郭氏一族斩杀,善举一件,行侠仗义之风尽显。
“郭太守,那幽州敌军不会攻城了吧?若是城破,贼军必烧杀抢掠一番,那时我渤海如人间地狱。”又有百姓出言询问。
郭嘉耐心的为这些百姓解释,并授意他们在城中把这个消息传播开,这样做也能稳定渤海城内民心。
郭嘉也是在重生后才发现,不论是各路诸侯还是黄巾贼寇,凡是破城后少有不劫掠的一番的军队。
郭嘉突然想起了刘备,郭嘉很好奇,刘备从黄巾之乱起便征战四方,一直到六十多岁还能保得仁义之名,是什么样的毅力能让刘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