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彼此之间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矛盾,但至少表面上,蔡锷等人还是给予了高尔察克一定的尊重,而在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依赖于国社政府的情况下,显然,高尔察克也不愿意和中国人翻脸。
所以在他所率领的先头部队抵达要塞城市‘叶卡捷琳堡’后,面对着乌拉尔行省的军政官员专门替他准备的欢迎酒会,高尔察克欣然应邀。
不过在应邀前去参加酒会的同时,高尔察克也在仔细的打量着身边的这个城市,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这座也叫叶卡捷琳堡的城市,的确是不愧为要塞城市的称呼——————之所以说是也叫,是因为高尔察克完全不觉得这座城市就是原来的叶卡捷琳堡。
不仅仅只是因为迥异的建筑风格,也是因为其他的各种原因。
在城市内,除了最高处的几个大型炮台之外,哪怕仅仅只是简单的数了一下,高尔察克都在城市内发现了大量的碉堡等防御工事。其中的一些工事内甚至可以看到有人员正在活动,在一些看上去似乎是给武器预留的孔洞上,如果往里面仔细看去的话,也可以看得见一挺挺8mm或者是12.7mm口径的重机枪,亦或者是37mm口径的反坦克炮…
需要说明的是,如今国防军正在逐渐淘汰原来的马克沁机枪。
原来的马克沁机枪性能的确不错,至少要比寻常的机枪强上许多。其能在武器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绝非偶然。
只是…
8mm口径的威力,毕竟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尤其是在这个已经逐渐将战争模式转入到机械化亦或者是摩托化的年代。8mm的机枪。别说是敌人装备的坦克了,甚至就连装甲车恐怕也未必能威胁的了。
与之相比…
要明白,在这个年月,12.7mm口径的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常都是被同盟国或者是协约国拿来当反坦克枪用的,由此可见这种口径武器的实用性。
国防军本来就有一种很不错的12.7mm口径重机枪,只是因为重量和马克沁相比要重上一块。所以并没有大量投放到部队使用,而是将其当作坦克或是装甲车辆的机枪,再不然就是一些越野车的附属武器。至于野战部队装备使用?这个至少是在短时间内没这个可能了…
毕竟这些武器实在是太重了,眼下国防陆军的大部分部队都还处于骡马化的状态——————这里指的是后勤,如果是不对的话,就真的只能靠自己的双腿走路了。
这么一来。尽管新的12.7mm重机枪威力要比马克沁强上不少。可是考虑到重量的问题,陆军也不能不遗憾的选择继续使用马克沁和麦德森——————其实陆军打算连麦德森也一起换了,虽说这种武器从国防陆军成立,不,确切的说是从安徽军政府,甚至是安徽军政府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跟随严绍南征北战了,而且这种武器的火力亦或者是可靠性也相当的不错。重量也很好,绝对要比同时代的绝大部分机枪都轻。
威力不错。可靠性好,重量轻,而且有着光辉的历史。
从这些方面看,恐怕麦德森机枪绝对能称得上是一种完美的武器,但,凡是都怕两个字‘成本’。
麦德森的性能的确不错,而且其他方面也都非常的出色,可只有一样东西却令国防军非常的头疼,那就是成本。
麦德森的设计结构非常的复杂,虽然其可靠性很高,可是复杂的结构了诸多的零件也导致了麦德森的成本要超越大部分的轻机枪型号,甚至就算是与马克沁这样的重机枪相比,在价格上也未必就会便宜上多少…
眼下陆军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二百多万,无论是寻常的步兵部队亦或者是骑兵部队都需要大量的机枪,唯一不需要的恐怕也就只有炮兵了…
如此庞大的需求量,继续购买这种复杂,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的武器,即便这种武器的可靠性再怎么高,火力再怎么强,还有重量再怎么轻恐怕也没有。
所以连着马克沁机枪一起,陆军向国内的几个大型兵工厂进行了招标活动。招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两种可以取代麦德森和马克沁的机枪。前者的话,要求不高,也就是轻机枪的水平,只要是要求有足够的火力,同时要求轻便,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以及绝对不能逊色于麦德森的可靠性,还有最最重要的,成本问题——————顺带一提,麦德森的可靠性是真心不错,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也有巴西的警察在使用这种武器来对付里约热内卢哦黑帮分子…
至于这种老掉牙,差不多已经有一百多岁的武器,究竟还能否胜任二十一世纪的复杂环境,这个恐怕没有人能知道了…
————————————————————
任谁都清楚,只要能拿下这次的招标,就等于是拿下了国防陆军换装所需的那大量的机枪订单。即便自己没办法全都吃下,不得不把部分的订单转让给其他厂商,依旧可以从中赚到不少的钱…
所以几家工厂几乎都铆足了劲,最后拿出了一系列的产品来。
可以说,这些也能算是他们的结晶了…
新装备显然不是生产出来孩子后,就可以直接投入到部队使用的,所以首先需要有些进行实验的地方,这些就不必多谈了。
总而言之,到了最后的时候,陆军总算是得到了两种可以取代马克沁和麦德森的武器。只是这些武器目前还在测试当中,短时间内肯定是没办法投入现役的。
还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即便新的武器装备开始进行量产,也没什么可能取代了这两种武器在中国的地位。
毕竟中国可是并不仅仅只是有正规军。地方上还有民兵等部队,这些人在充当国防陆军后备役的同时,也承担着一些缉拿盗匪的任务…
眼下国防陆军真要是有了能够取代的武器装备,那么换下来的装备,要么就是卖掉创汇,要么,就是送给民兵去用。从某种角度上讲。给民兵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毕竟可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消化掉这么多武器装备的。
何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除了少数地区。比方说鸭绿江畔这样的地区之类的,其他的绝大部分地区的主流都是和平。
毕竟打了四年的仗,是个人都会深感疲惫的,绝对不会有几个人愿意继续打下去——————除了那些压根没有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家伙们…
————————————————————
在高尔察克等人抵达了叶卡捷琳堡后。还没等他们对这座风格令人惊奇的城市有些什么感想。蔡锷和驻扎在这里的乌拉尔省的省长便已经代表国社政府,在叶卡捷琳堡最豪华的一个酒店给高尔察克一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说是盛大,或许有些名不副实,毕竟这个时候的叶卡捷琳堡才刚刚建立起来,同时国内也还没有迁移多少人口到这里来。至于原来住在这里的俄国人,要么就是死在了战火之中,也就是当初国社政府对叶卡捷琳堡的攻城战里面,要么就是在苏俄撤退的时候。跟着苏俄一起离开了叶卡捷琳堡,最后还留在里面的。十不足一…
因此虽说是盛大的欢迎仪式,可实际上却非常的冷清…
对此蔡锷等人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缺人的话,总不能变些人出来。至于随便弄一些人进来滥竽充数?没错,现在苏俄对中国在前段时间派遣轰炸机部队帮助高尔察克的事情的确还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苏俄永远都不会做出反应来…
根据国社政府的估计,苏俄会直接和中国撕破脸皮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的存在。
暗杀…
当然不是暗杀严绍,如果苏俄真的敢暗杀严绍,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对中国宣战了,无论最终中国究竟有没有找到什么证据——————对于愤怒的人而言,证据什么的根本不重要,他们只要把最具有怀疑的人撕碎就好…
既然要暗杀的不是严绍,那么可能会被暗杀的就只有一个,高尔察克…
这对苏俄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回击手段…
你不是打算保住高尔察克的命吗?那我们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取走这个家伙的性命!
以苏俄的作风,这种事情绝非没有可能,而如果真的让苏俄在中国的地盘把高尔察克给杀了,那中国可就算是丢尽了脸面了。
所以哪怕是为了安全起见,蔡锷他们也不可能会允许不知底细的人混进酒会去。毕竟如果不小心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真的是丢人丢到全世界了…
————————————————————
“对了…”酒会上,将杯中的伏特加一饮而尽,高尔察克看着身形消瘦的蔡锷轻声问道。“眼下气温已经开始下降,我想请问一下,我国向贵国订购的御冬物品,不知道是否有准备齐全,毕竟那可是一百多万人的…”
“请放心,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办妥了。”蔡锷将自己的杯子和高尔察克的碰撞了一下,而后小口的喝了一口。因为身体的关系,蔡锷对酒精等东西一直都很克制,平日里即便是有什么喜事,也只是稍稍的引用一丁点而已,至于香烟什么的更是直接禁止。
在他的办公大楼内,甚至不允许任何人吸烟——————这个也是严绍批给蔡锷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特权,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
作为中国最能打仗的将领,蔡锷对严绍来说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也正因为这样,严绍非常关系蔡锷的身体,甚至禁止蔡锷的办公楼内有人吸烟。毕竟作为来自后世的人,严绍很清楚二手烟的危害。
蔡锷本来就曾经患有肺结核,好不容易才治好了,严绍可不希望他的这个病复发——————现在青霉素还没弄出来呢,肺结核这东西能不能治好真心给看运气,蔡锷这次算是运气好,肺结核居然痊愈了,可是谁敢保证下次还会这么运气好?
“说实在的,您要求的那些东西数量实在是太大了,的确是很难办,不过在得到了国内提供的支持后,我们还是在贵方给出的时限结束之前,先一步把这些物资给弄好了,所以贵方完全不必担心御冬物品的问题,更何况在铁路线的沿途还有一些城镇存在,虽说我国政府并不愿意贵方去打扰这些城镇,嗯,相信贵方也会体谅的,毕竟一百多万人,哪怕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的………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即便是这样,如果贵方真的遭遇了什么严重的事情,依旧可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所以,不会有问题的…”
蔡锷说的很客气,虽说在国社政府,包括乌拉尔行省和军区内的许多人都把高尔察克看成了兵败逃亡的丧家之犬,是个行乞者。可是蔡锷对高尔察克依旧非常的尊敬,因为作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军队,蔡锷本能的可以感觉得到,高尔察克同样是一个优秀的军人…
尽管他的指挥能力可能无法和蔡锷相比,但至少在其他方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而另一方面,看着眼前这个身材矮小的东方人,尽管高尔察克要高出蔡锷许多,可是高尔察克却一点也不敢轻视眼前这个个子小小的东方人,毕竟对方可是协约国四大名将之一,这个级别的将领,全协约国,也就只有四大国每个国家各一个而已…
这样的任务,在各国的影响力可是比他大的多,何况…
人家的战绩可是实打实的…
而另一方面,看着高尔察克,想到眼前这个真正的军人接下来可能的下场,蔡锷却有些觉得悲哀…(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