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云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493、一触即发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换句话说:不是人找事,而是事找你。要么粉身碎骨,要么出人头地。

    正所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不外如是。

    熊储不是一个主动找事的人,而是一个尽可能躲着麻烦走的人。

    比如说这一次,熊储为了避免发生变故,专门躲在皇陵卫军的军营里面,就等着正月十五第二次大祭之后就赶紧悄悄离开。

    每天早中晚在太祖皇帝朱元璋题写的墓碑前上三炷香,熊储哪里都不敢去。就是担心被别人察觉,然后惹出一大堆麻烦。

    可实际情况是,无论怎么躲都没用,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不过这一次来的实在是太凶猛了,十多万流民大军一旦横卷过来,整个凤阳周边绝对什么都不会剩下。

    听了莫九娘的情况通报之后,熊储一瞬间也找不到好办法。

    要想对付军队的进攻,就只能是军队出面才行,可是熊储手里没有军队。

    就算有军队,那都在万里之外,远水难救近火,这个道理谁都知道。

    虽然流民义军的战斗力整体不强,但是他们人多势众。

    而且义军攻破的地方越多,流民加入军队的就越多,军队的人数就越庞大,简直打不胜打。

    正在犹豫之间,天色已经大亮,暗线的斥候兵第二次详细消息终于传来,事情也更加明了。

    “启禀主公:目前已经彻底查明,攻破颍州的义军是由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这两部组成,总兵力七万余人,前锋部队万余人。”

    “颍州知州尹梦鳌率领三千六百多人一触即溃,尹梦鳌阵亡。八大王张献忠和老回回马守应占领颍州,有血债民愤的乡绅数十人被杀,东林党颍州书院十余人被杀。”

    “扫地王、太平王两部人马两万余人攻破毫州,他们基本没有什么军纪,那里就乱多了。所有乡绅大户被灭门、书院、衙门里面的人无一活命,被杀的人可能超过四千人。”

    “张献忠和马守应的先头部队已经越过颍州,正在加速向我们这边过来。领头的主将是二大王张进嘉,张献忠的大干儿子张可望(孙可望),总兵力约六千人。”

    熊储摆摆手:“你下去吧,让兄弟们尽快避开义军的兵锋,远距离观察动向就行了,不要出现意外伤亡。”

    斥候兵退出去以后,莫九娘有些担忧:“兄弟,张献忠和马守应这两个人都在边军里面干过,略知兵法,可不好对付。尤其是这个老回回马守应,更是和赛曹操罗汝才差不多,是诡计多端之辈。要不你先走吧,我留在这里见机行事?”

    熊储摇摇头:“走?这里有我的祖坟,能走哪里去?既然认祖归宗了,我就是朱家子孙。如果我这么逃走,那对不起祖宗,更对不起良心。”

    “九娘,你赶紧命令常德林、汤达分头通知巡抚颜容萱、守将朱国相,让他们立即做好迎敌准备。另外物色一个精明的兄弟,准备替我送一封信。”

    说到这里,熊储到柜台上找到账房先生的笔墨纸砚,很快就写了一封信交给莫九娘:“找一个兄弟快马向西迎过去,把这封信递出去。这是我写给张献忠的,希望他看在往日的兄弟情分上,不要惊扰凤阳城。”

    莫九娘接过信还是有些怀疑:“一封信有用吗?我看张献忠他们势在必得,而且攻击目标确定,大军已经开拔,说明张献忠等人有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应该不可能被一封信挡住,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因为一封信让大军停下来,”

    “因为张献忠他们现在刚刚冲破包围圈,四面都是敌人。一旦部队停滞不前,让身后的官军追上来,那就是灭顶之灾。这是关系到他们十余万人生死存亡的关头,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熊储点点头:“我也没有指望这封信就能退去十万大军,只是希望张献忠看到信以后,怀疑中都城已经做好了迎敌准备。如果让他们产生一些迟疑,就能够争取一定的时间,让守城的官军反应过来。”

    莫九娘转身出去寻找送信的人,熊储才对严二娘、曼黛莉说道:“二娘、黛莉,我们去暗中巡视一下城防卫军的备战情况,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备战准备,然后见机行事。”

    莫九娘的担忧果然有道理。

    斥候兵一人双马向西疾驰一百八十里,终于在当天下午看见了张献忠的先头部队。

    这是一支骑兵部队缓缓而来,人数大概两千左右,距离还有三里地的样子。

    斥候兵没有继续前进,而是按照熊储的吩咐,很快竖起一面早就准备好的白底黑字大旗:“故人信使,给张献忠兄弟送信。”

    时间不长,从对面冲过来三匹快马,马背上的三名骑士手里都是短柄斩马刀。冲在最面的那个家伙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狂妄的直呼我们大王姓名?”

    斥候兵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不卑不亢的说道:“是不是狂妄,这不是你说得清的。我这里有当年函谷关青龙山、风陵渡口故人亲笔写的一封信,请带我过去亲自交给你们的大王。”

    就这功夫,敌人的大军已经缓缓来到近前,一个长着络腮胡子,戴着大毡帽的将官怒喝一声:“前面的人为什么挡住大军道路,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面一丈多高的大旗迎风招展,所有的人都能看见,这是明知故问了。

    “报告二大王:这小子打着一面旗子,竟然直呼大王的名讳。”

    斥候兵一听就知道,所谓的二大王就是张进嘉来了,原来统帅精锐骑兵的就是他。看来后面三四千步兵的头领应该就是张可望了。

    张可望的本名叫孙可望,是张献忠的第一个干儿子,并且十分喜爱,所以赐姓张,才变成了张可望。

    斥候兵心里很清楚,张可望这小子恃宠而骄,跋扈嚣张,除了张献忠之外,谁也指挥不动。

    如果自己落到张可望手中,斥候兵还真担心自己的送信任务完不成。

    所以对于二大王张进嘉的言辞,斥候兵选择无视,并没有继续说话。

    二大王张进嘉似乎心情也不好,所以显得很不耐烦:“既然他如此无礼,给我抓起来送到后面的大营交给大王发落,大军继续前进!”

    在熊储身边活动的斥候兵,都是当初飞鼠门的弟子,也就是彭二先生彭无影的部下,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拿出来放到江湖上也算一个角色。

    听到敌人要把自己抓走,斥候兵把信往怀里一揣就跳下马来,等待敌人过来绑人。

    斥候兵在这里被别人绑走的时候,熊储却面临着一个让他产生巨大疑惑的问题。

    留下莫九娘在茗溪楼坐镇,随时等候斥候营的消息。熊储带着严二娘、曼黛莉逛街,常德林带着八名亲兵当向导,白凤卫队的十二名女兵算是两个女人的跟班。

    这一行人走到任何地方都很显眼,但也没有引起这么特别关注。毕竟这里是中都城,属于王公贵族的地盘。

    严二娘、曼黛莉和女兵们负责逛街,熊储负责观察城内的各种情况。

    可是一路走来,除了看见三个巡逻小组,再也没有发现其它的守城卫军。

    一直走到北面的独山门,熊楚才看到四个把守城门的兵丁。城门内侧右手边五十丈开外有一座小兵营,里面传来猜拳划令的声音,说明正在喝酒。

    正准备到西面看看情况,结果熊储突然发现一群人正在进城,顿时让他困惑起来。

    说是一群人可能有些夸张,实际上也就是十多个人。

    中都城一向繁华热闹,十多个人进城本来是不应该让熊储疑惑的。可是今天进来的是群人,熊储想不疑惑都不行。

    三个和尚、五个道士、六个牵着马匹的商人,外加两个乞丐。

    乞丐不过节,道士、和尚云游四方也可以不过节,但是出现六个商人这就怪事了。

    今天是大年十三,中都城正在筹备元宵节的灯会,各商铺根本没有开门营业,怎么会有做生意的人呢?

    “德林,你们都是本地人,认不认识这几个做生意的人?不要紧盯着看,免得引起别人的注意。”

    熊储没有继续盯着那些正在进城的人,而是看着街边上几个正在燃放鞭炮的小孩子。

    常德林根本没有看就已经说道:“师傅,不用盯着看,这不是本地人,因为他们的口音都不对。真是奇怪了,客栈都还没有开门,哪有做生意这么早出门的?”

    熊储走到常德林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吩咐四个兄弟悄悄跟上去,看看这些人在什么地方落脚,然后赶紧回到客栈向九娘汇报。”

    如果说在北门的时候,熊储还是有些疑惑,等来到西门的时候,熊储就已经发现不对了。

    从西面连续进来三批人,都是乞丐、和尚、道士、商人,当然还有好像是走亲戚的人,但是常德林很快就听明白口音不对。

    最离谱的是,接近傍晚的时候,熊储已经来到了东门附近,竟然看见一次就进来了六十多人,同样是各色人等都有,而且前后进来六批。

    一路往回走,熊储低声询问严二娘:“二娘,计算过没有,我们发现类似的人进城大概是多少?”

    严二娘点点头:“从北门算起,仅仅是我们看见的人就有五百多人。总体说来,北门、西门南门少一些,但是东门进来的人最多。”

    “根据我以前在望乡城、万福楼搜集消息的经验,这些人全部来路不正,我怀疑都是流民义军的探子。他们主要从东门进来,就是想让守城的部队忽视西面,典型的声东击西。”

    熊储摇摇头:“你没有说到点子上。如果是探子的话,也没有必要几百人,这应该是准备里应外合的人。”

    “相公说得不错,探子人数多了反而容易出事。”严二娘的脸色开始不好看了:“由此可见,张献忠的攻城战斗已经箭在弦上,我们怎么办?”

    熊储的脸色也是阴沉得怕人:“刚才已经把整个中都城都看过了,凤阳守军力量薄弱,留守司只有四个卫所四千左右的兵力,皇城里面应该不超多一千人。此事非同小可,回到客栈再说。”

    没想到回到客栈听到另外一个消息,熊储顿时觉得自己掉进冰窟窿。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