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要到师范学校去报到了,牛天苟清理好自己上学要用的行李物品后,又把床底下的大书箱拖出来,找出梭芯指甲壳和牛皮天衣,用一块塑料布包好,然后藏到了书箱的最底层。
织女妈妈交代过的,这两件宝物的秘密除了自己外,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
给书箱上好锁,这才把书箱放回了床下,出来后出来又反复嘱咐妈妈不要让妹妹弟弟们动他的书箱。
他想,反正这两件宝物家里人也不知道,自己上学也用不着,再说,带上也不方便。
他想体验平凡人的生活,体验人间的矮男儿在艳恋中的曲折和磨难,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不能借助宝物的能量,还是把它们放在家里吧。
……
临走的前一天,妈妈忽然对牛天苟道:“天苟,你到学校安顿好后,有时间就去看看你大舅。听说,他那里好像离你们那个学校不远,地址是……山阳县……山坳镇山坳乡小坳村。由于离我们这里太远,这些年来,我们也没有到你大舅那里去过,你就代我们去看看他吧。”
“嗯。”牛天苟应道。
牛天苟有四个舅舅,听说,由于姥爷很早就去世了,姥姥家里穷,四个舅舅只有一间土屋,大舅30多岁还说不上媳妇,在一次与村民的争执中,脾气暴躁的大舅打伤了一村民,逃了出去,流落到了山阳县,后来便在那里安了家。
云阳县师范学校在云阳县北面的一个边缘小镇旁,与山阳县交界。
前年,牛天苟在姥姥家拜年时与回家看望姥姥的大舅见过一面。
……
8月28日,牛天苟和牛德华一同到县师范学校报到。
他俩从乡里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车到一个小镇上便到了。
小镇不大,很偏僻,却拥有一方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因此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灵泉镇。
灵泉镇距省会江城市100余公里,距云阳县城20余公里。
说起这灵泉镇的名字,还有一段来历。
相传,古代有一个神女——玉女仙子,是天宫御厨班的司火人员,她长得玉肤冰肌,心地纯正,曾私自下凡除掉了一条为害一方的蟒蛇精。
玉皇大帝因她违反天宫纪律,派天兵天将捉拿她回天庭治罪。性情刚烈的她觉得自己下凡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疾苦并无罪过,就投入这里的泉眼中以死抗争,她的仙体和随身携带的生火用的宝扇一起沉入了泉底,因而孕育出了这里的温泉。
南朝的家盛弘之撰著的《荆州记》云:“……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形如双桂,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姿仪光丽,往来悠忽……”
唐代大诗人李白捧读了《荆州记》,被书中所描述的温泉奇特景观和玉女投泉的神奇故事所吸引,于是专程前来游赏并下池泡浴,并写下了“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灵泉镇”因此而得名。
……
牛天苟与牛德华两人在车站随着人流刚下车,就见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旁边不远处,一个人坐在上面朝着下车的人们高声道:“到师范学校报到的新生们请上来!”
原来这辆手扶拖拉机是师范学校派到车站来接新生的“专车”。
牛天苟与牛德华对视了一眼,走到手扶拖拉机后,忙递过行李,爬了上去。
又等了一会儿,陆续上来了四五个“新生”,司机朝后面叮嘱一声“坐好了”,然后一拉操纵杆,手扶拖拉机便“突、突、突”地起动了。
出了灵泉镇,外面就是一片片池塘,池塘边几处碗口粗的铁管如龙口一般,向池塘里“哗哗”地喷吐着滚烫的泉水,热浪翻滚,雾气蒸腾。
驶过池塘边平坦的水泥道,就是坑坑洼洼的沙土路,手扶拖拉机便开始“突、突、突”地冒着黑烟,颠颠簸簸地向小山岗上开去。
师范学校就建在小山岗上,周围绿树掩映。
不一会,牛天苟他们便坐着世界上最简陋的“专车”,来到了世界上最偏僻的师范学校。
学校整体座北朝南,院门口两边的门垛子系红砖砌成,外边用一层水泥包裹,并刷有白灰之类的简单涂料,上面隐隐约约还有不知何时刷的标语之类的红色印迹,但已是斑斑驳驳,颇显陈旧。
东边门垛子上竖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头牌子,上书“云阳县师范学校”,其中除了“校”字外,其余六字均是用的繁体,标准的楷书体例,字迹端庄秀丽,不过牌子上露出裂纹,一看便知道有些年头了。
进得门来,方知除了院门口有一面墙之外,其他三面都与外面的世界相连,学校只有“门”,没有“院”。
一条南北向的沙石路从院门口笔直地通到学校里面,以这条“主”路为界,西边是食堂和高大的水塔,再往西边,便是一个碧波荡漾大水库;东边是一个大操场,再往东边,便是一些长着稀稀疏疏树木的高高低低的小山丘。
整个校“园”可谓“东山西水”,豁敞静逸。
学校建筑布局以大操场为中心,北面坐落着两排平房,前一排是大礼堂,后一排是男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及图书室,再往北,就是远处稀稀落落的村庄;南面坐落着三排平房,一排是男生宿舍,一排是女生宿舍和教师宿舍,最南面的一排便是红砖红瓦的教室和教师们的办公室,再往南,就是山岗下的灵泉镇了。
真可谓是“天苍苍,野茫茫”,五排平房一操场,南面一“门脸”,北面望村庄,东面依山丘,西面水为“墙”,如此风景何处有?别样师范在云阳!
牛天苟与大家一起到教务处办理了入学手续后,学校一个管后勤的人便忙领着他们到最后一排的一个最大的寝室分配床位。
牛天苟与牛德华同被分到了一张编了号的两层铁架床上。牛天苟分在上铺,牛德华分在下铺。
不一会,又陆续来了一些新生。
大家整理好床铺后就互相招呼着闲聊起来,原来他们中间也有邻县来的。
学校管后勤的人热情地介绍说,云阳县师范学校以往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设置文、理科,学制为两年,培养初中教师;今年招收二年制民师班4个,也主要培养初中教师;以后就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执行国家规定的三年制普师教学计划,培养小学教师。
学校现在有两个年级,8个班,共400多名学生。
大家觉虽然觉得学校环境虽然偏僻了些,条件虽然简陋了些,但这里毕竟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走进这里,以后就是堂堂的国家教师,一心一意终身从教了,永远告别了半农半教、朝不保夕的民师生活,所以大家脸上还是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毕竟——
熬民师,苦执着,三尺讲台没白过!进此门,即转正,两载镀金,终身认可。乐,乐,乐!
……
牛天苟与牛德华同分在了文科班。
学校的生活紧张而有序。
起床,做操,早餐,早自习,上课,午餐,再上课,晚餐,晚自习,休息。周而复始。
不过,比起原来在家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熬夜复习的紧张程度来,牛天苟觉得现在的生活没有半点压力,学起来倒是感到轻松愉快。
教牛天苟语文的是一个女老师,姓唐,五十多岁了,个子不高,圆脸,肤色白净,面目慈祥,和蔼可亲,见到学生们总是笑眯眯的。
牛天苟他们在来报到之前,在县城体检面试时见过她。
唐老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课时声音清脆,时而抑扬顿挫,轻重变化,时而娓娓道来,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如沐春风,就是这些教学多年的民师们也佩服她讲课时的语言艺术。
所以,学生们都很喜欢听她的课,牛天苟更是听得如痴如醉。
牛天苟原来就喜欢文科,现在更是喜欢上了语文。
他对数理化的学习要求不高,只要及格就行,闲暇之余,就常到图书室借阅语文教学和写作方面的书籍甚至高中语文课本来学习钻研。
……
两个星期后,牛天苟想起了妈妈要他去看望大舅的话来,于是便在星期天买了两包点心,从灵泉镇搭车去了一趟山阳县。
车行十余里就到了山阳县山坳镇。
下了车,牛天苟走了几里茅草丛生的山路,问了几处人家,才找到了大舅家。
大舅、大舅妈、表妹、表弟,还有大舅的岳父都在家。
见到牛天苟特地来看望他,大舅一脸惊喜,格外高兴,连忙吩咐大舅妈烧火做饭。
大舅妈与大舅一样身材高大,模样俊俏,绝对算得上是十里八乡的一大美人,虽然四十多岁了,但仍然透着娇媚的风韵。
表妹比牛天苟稍高,也许承接了大舅妈的遗传,天生丽质,肤似凝脂,眉目如画,完全不像山坳乡村的姑娘。牛天苟朝她点了点头,她便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天使般的羞涩妩媚,让牛天苟不觉一呆。
大舅见状,忙拿来一个油壶,吩咐表妹出去买点油,支走了表妹……
随后,大舅问了牛天苟一些家里和学校里的情况以及姥姥的身体状况。
待吃完饭又跟大舅聊了一会学校的情况后,牛天苟便告辞了,大舅和大舅妈一直把牛天苟送出了村子,牛天苟几次回头,也没有看到表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