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谍之千里江山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萧关北望 第二十九章 宝剑锋从磨砺来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夏宣德匆匆从东京赶回的次日,朝廷的邸报也到了兰州,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和皇城司副使梁泰奉旨到西北劳军。

    蔡京蔡大人有何口信传来,陆元甲不得而知。只是,从接到邸报的那天起,太尉童贯的脸上便很少能看见笑意。

    陆元甲被从都作院紧急调回兰州,太尉童贯确实是有一项新的任务交给他。

    自西北开战以来,负责刺探西夏边境情报的探事营颇不得力,得到的情报自相矛盾不说,竟还有探卒领了任务后不知去向的事情发生。

    没了准确可靠的情报来源,面对战线漫长的西北前线,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

    太尉童贯对此十分懊恼,更是盛怒之下撤了探事营指挥杜戴岳的职务。

    一团糟的探事营迫切需要个忠诚可靠的强手去好生治理一番,太尉童贯思忖再三,便又想起了陆元甲。

    或许是鬼使神差,太尉童贯觉得,探事营的差事与元妙道长的所言的“遁术”倒是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或许这才是为陆元甲度身定做的差事。

    虽然陆元甲在八十八师特务连搞得也是些鬼鬼祟祟的事情,但是比起陈疤瘌乐于鼓噪的军统奇闻轶事,还是少了许多惊心和诡诈,所以,陆元甲一直都有些艳羡陈疤瘌。

    阴差阳错,没想到跨越八百年,竟然在大宋朝搞起来情报工作,陆元甲的心情可想而知。

    只是,待到真正深入到探事营内部,陆元甲才发现,与其说是探事营,还不如说是个收容所。探卒基本上都是各将中因各种过失被处罚调整下来的军卒,不能再作战了,就来探事营搞起情报工作。

    滥竽充数自然难有作为,长官不满意,探卒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和怨气。

    “陆大人,你看看这些虾兵蟹将,在下就是三头六臂,也难为无米之炊啊!”探事营的前指挥杜戴岳一脸晦气地对陆元甲道。

    杜戴岳是秦州人,年过四十,虽然面相上有着西北人的淳朴憨厚,眼神里却是难以隐藏的锋芒和机敏。

    “太尉如此器重探事营,缘何搞得如此狼狈?”陆元甲也很是不解。

    “唉!不瞒你陆大人,这差事注定是有过无功的,能征善战的都留在各将中立功领赏了,哪个还愿意来探事营受这份清苦?除非是那些没了出路,还想吃这口皇粮的,能干的兄弟出生入死,一来二去便也没了心气……”

    陆元甲最不喜欢人推诿塞责,皱了皱眉,打断了杜戴岳的话,问道:“为何会是注定有过无功?”

    杜戴岳也看出了陆元甲的不悦,话语就有些踌躇,说道:“这都是末将的闲话,陆大人千万勿怪……”

    “无妨,本将既来探事营任职,自然是要听些实话,只是勿要空发牢骚就好。”陆元甲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

    “末将明白,明白……这探事不比战阵,生死胜负立见,九死一生探得的信息,是非对错无法立判。事后,若是验证其实,作战取胜,功劳自然都是上阵杀敌的将士,太尉也好,将军也好,哪个还会想起探事营?如若验证其虚,那可便是就捅了马蜂窝,各个都要寻探事营的麻烦。”杜戴岳语气沉重地说道。

    陆元甲对杜戴岳的这一番说辞倒是很以为然。此前,探事营抓获梁可师,方才促成古骨龙城大捷,后来梁可师又为宋军所用,现正效力于都作院。可是,这些功劳确实是没有记在探事营头上的。

    这与陆元甲在国军里干的特务连也有几分很似,总是为别人铺路搭桥,论功行赏的时候,又总是被长官忘记。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从黄埔“十三太保”创立蓝衣社,再到力行社,如日中天的军统也是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虽然,眼下探事营已经到了快要解散的地步,可是,人头总比当初蓝衣社要多得多。

    宝剑锋从磨砺来,只要做出一些改变,就一定会有成效,大宋朝缘何就不能有自己的军统呢?

    陆元甲拍了拍杜戴岳的肩头,感同身受地叹了口气,问道:“杜兄干这一行几载了?”

    “唉,小人在哲宗朝从军,在西军已经二十余年了,在探事营也已经快十载了,河湟之战便跟随太尉出生如死,都怪自己不争气,辜负了太尉……”杜戴岳说道,既有些傲然,也有些苍凉。

    “杜兄不必挂意,太尉对探事营甚为重视,本官还指望杜兄多多支持,一道把差事办好,杜兄也必有东山再起的一日。”

    陆元甲话说的明白,杜戴岳是老江湖,自然也是心知肚明。陆元甲是过路神仙,不可能在探事营长呆,差事如果办好了,最终受益的自然还是他杜戴岳,可若是办不好,他可能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绝非撤去指挥使差事这么简单。

    “陆大人发心,夏宣德曾与末将多次提起大人的才干德行末将人一定会万死不辞,鼎力相助!”

    虽被免去了官职,杜戴岳在探事营仍就有很高的威信。

    整日里游走于刀剑麦芒之上的探卒,也不像正规军那般令行禁止,都有些散漫的江湖气,本来对陆元甲还是有些抵触和不屑,但见杜戴岳毕恭毕敬的,也就只好俯首听命了。

    杜戴岳也丝毫不避讳,把探事营的上上下下,毫无保留地向陆元甲一一作了介绍。

    在探事营的众将中,有几人给陆元甲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一个是顾大放,一个是三队队长郝兵城。

    一队队长顾大放的长相和神态酷似梁可师,慢条斯理的,城府和心机都极是深邃。据杜戴岳讲,顾大放虽看着斯文,其实,刀马功夫极为纯熟,做起事来也是干净利落。

    郝兵城是三队队长,二十刚出头,是“探事世家”子弟。祖上是西军探事营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最辉煌的经历便是当年李元昊刚刚声名鹊起之时,奉名震西北的宋军名帅曹玮的将令,深入西夏,绘得李元昊的画像。那时,李元昊还是太子,曹大帅见到郝兵城祖上带回的画像,便断言,此人日后必成大宋西北之患。随后,便几度派遣郝兵城祖上带领刺客欲除去李元昊。可惜,天佑元昊,直至曹大帅病故,也没有成事。郝兵城祖上深觉愧对曹大帅,于是,便立下家训,以后世代如有男丁,必至少有一人从军在探事营。

    </br>

    </br>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