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春秋伊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场景、剧情及历史出处 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呼~终于传完了第一部的前半部可惜没能签约否则还能发个红包庆祝下)

    第五节吕布杀董卓背后父子二人的矛盾

    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固然因为王允对吕布的拉拢,其背后是因为父子二人逐渐尖锐的矛盾。董卓作为边镇大将,拥有很强的小团体思想。在对待西凉嫡系上面,哪怕自己的兵劫掠不已,董卓都予以包容,甚至指使他们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焚毁皇城洛阳。但对于非西凉嫡系,董卓又表现的刻薄寡恩,一方面是因为士人长期对边镇的轻视,另一方面董卓对他们的不信任。

    吕布算是董卓嫡系么?从二人的经历看,在十常侍之乱前,二人并没有任何交集。董卓为了控制洛阳,收吕布为义子乃是权宜之计。等大权在握后,吕布对于董卓而言只不过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对阵孙坚的过程中,吕布可谓损兵折将,历史虽然没有记载董卓如何处理败军之将的吕布,但从迁往长安后,董卓经常打骂吕布就能看出。所以当吕布觉得董卓会诛杀自己的时候,接受王允的拉拢也就不足为奇了。

    历史出处,《三国志吕布传》,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第六节乱武者——毒士贾诩

    董卓被杀,西凉大军乱作一团。能够使西凉军队重整旗鼓,并且夺取长安的竟然是一个在当时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贾诩。

    从古至今,贾诩的名声并不好。因为他对李傕、郭汜的指点,直接导致整个长安城再次遭难。但在李傕、郭汜败亡后,贾诩并没有被看做董卓部署而被诛杀。相反他在日后投靠到曹操阵营后,最终在太尉的职位上善终了。

    在正史记载中,贾诩不能被算作一个好人,但也不能算作一个坏人。他没有野心,也不热衷于名利,所求的不过是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贾诩具有很强的求生欲,这在他早年的经历中就能看的出来。所以贾诩的性格就呈现出两面性:第一面,善良的贾诩,在没有生命威胁的时候,他会尽量做善事,比如在长安保全大臣们的生命。第二名,冷酷恶毒的贾诩,一旦生命受到威胁,他可以牺牲掉一座城池的人来为自己争取活下去的机会。世界上这样的人很多,但唯有贾诩获得了“毒士”之名,因为他的智谋恰恰能把他性格的两面性发挥到极致。

    历史出处《三国志贾诩传》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

    第七节曹操作为袁绍的附庸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作为一统北方的胜利者,《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尽量将曹操早期的记载写得更光辉一点。但在官渡之战胜利之前,袁绍才是最有可能统一北方的人,曹操能够在群雄的争斗中发展壮大,离不开袁绍的支持。所以后来曹操在占领冀州后,会前往袁绍的墓前凭吊。

    曹操与袁绍少年交好,有了这层关系,曹操可以在不做袁绍部下的情况下得到袁绍无条件的支持。所以曹操有自己的武将体系,谋士体系,为以后对抗袁绍创造了条件。曹操对袁绍了解的一清二楚,可是袁绍却不了解自己的这位“好朋友”

    这一节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争,则是出自《三国志》与《资治通鉴》的记载。当时袁绍与公孙瓒的主力正在对峙,在青州与田楷争夺平原的则是袁绍之子袁谭。结合来看,《三国志》所说的“太祖与绍会击”,很大可能是曹操与袁谭的联合作战。

    历史出处,《三国志武帝纪》,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资治通鉴》,袁绍与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连战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绍以其子谭为青州刺史,楷与战,不胜。会赵岐来和解关东,瓒乃与绍和亲,各引兵去。

    第八节黑山贼与袁绍经营冀州

    《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群雄之间的战争,很少涉及农民起义这一部分。包括黄巾之乱,也是为大人物们的崛起做铺垫。实际上,东汉末年,是群雄逐鹿与农民起义交相辉映的时代。在黄巾军被大规模平定后,活下来的黄巾军改名换姓以避风头,生活陷入困顿的农民也效仿黄巾军揭竿而起。盘踞在冀州的黑山贼就是其中的代表,袁绍在入主冀州后,除了同公孙瓒征战外,还花了数年平定张燕。这点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先生就做过很详细的论述。

    历史出处《论三国人物》,《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说:“(袁)绍到,遂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乃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遂寻山北行,薄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脱,斩首数万级。(袁)绍复还屯邺。”对于“黑山贼”于毒等人与袁绍的作战,《后汉书袁绍传》基本相同。但是,《英雄记》中没有提到“黑山贼”首领张燕,而《袁绍传》紧接“皆屠其屯壁”之后说:“(袁绍)遂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雁门乌桓战于常山。(张)燕精兵数万,骑数千匹,连战十余日,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遂各退。”这可以给<英雄记)作补充。

    从上面所引证的史料看来,袁绍与“黑山贼”的战争,应分为两个阶段。最初,袁绍的敌手是于毒、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还不是与张燕的决战。袁绍的目的是收复邺城,所采用的战略不是直接进攻,而是将军锋指向“黑山贼”的老巢,迫使其自行撤出邺城。

    这里所涉及的地名有斥丘和朝歌,据《续汉书郡国志》,斥丘属魏郡,朝歌属河内郡,袁绍大军本来驻扎在斥丘,与邺城同在魏郡,但袁绍却折向朝歌鹿场山,寻山北进,进攻“黑山贼”所盘踞的山中屯壁。战争当中,于毒、左髭丈八被杀,长安所任命的冀州牧壶寿也同时被杀,刘石等人“奔走得脱”,山中屯壁为袁绍大军所破,被杀的达数万人。这是战争的第一阶段,袁绍不但收复邺城,而且给“黑山贼”以重创。至于第二阶段,即袁绍与张燕的决战,战场在张燕的根据地常山,与张燕联合的还有屠各、乌桓等少数民族贵族的部队。这次战役,仅张燕就出动了精兵数万,战马数干匹,可见战争规模的巨大。

    最后,“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双方俱各退兵,张燕继续盘踞冀州山区,与袁绍对峙,直到袁绍势力为曹操所消灭,他才归附了曹操。这一阶段,就在此种情况下宣告战争结束,袁绍终于未能完成沮授的策划。

    第九节吕布为何被称之为“三姓家奴”

    吕布杀了董卓,并没有挽救自己声名狼藉的名声。相反还落了一个“弑父”的罪名。汉朝格外看中孝道。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兴起之后,所以当董卓有过失的时候,身为“义子”的吕布应该从旁劝谏,而不是助纣为虐。当吕布杀董卓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父子反目,哪有大义在里面。

    当吕布转投各家的时候,每个人都对吕布充满了敌意。所以吕布从认董卓为义父那一刻起,三姓家奴的身份早已注定。

    历史出处,《三国志吕布传》,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