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十三次相亲67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因为对方吃小笼包不沾醋,吃鱼腥草不放盐,吃热干面不放花生,一样可以心有灵犀的发起群嘲!
事实上,大家都明白,集体嘲讽一个人,与对方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都无关。
他们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借口:你与我们不一样,所以你是怪胎。我们要嘲笑你!
至于到底是哪里不一样,除了被欺凌者,没人会真正挂在心上。就像永远都是受伤害者比施暴者更能牢记那些伤害一样。
推而广之,狼为什么见了羊就群起而攻之,见了老虎大多不上前撕咬呢?
是因为老虎比羊更接近狼的审美吗?或者虎狼习性更相近?
显然不是。
虎与狼除了都吃肉,习性可谓迥异。
羊与狼除了饮食习惯,同为群居动物反倒相似之处更多。
狼群捕猎羊,躲开虎,只是因为前者易于捕猎,后者过于凶猛。
有种说法,绅士之间能保持礼貌,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犹如豪猪长刺的无形之刺。所谓无形之刺,就是人在短暂生存历程里建立起来,个人力量的社会投影,诸如:金钱、权利、地位等等。
正是有了这些刺,绅士们面对别人手里的好东西,才能克制住越界的欲望,彼此之间相互尊重,保持社交礼仪。
据说,中世纪的西方贵族只在贵族之间讲西方文明的礼义廉耻,从不对身边的奴仆讲究人的礼仪。
其实也不只是西方,我国春秋时代就有过一句俗语“礼不下庶人”。
m君很好奇,如果某位绅士没有那些特殊的刺,或者刺比别人的短小且柔软,又身处有刺者中间,会是什么结局呢?
结果一定很不妙。
大概率不会只是被扎得遍体鳞伤,而是会像掉进狼群的羊一样被吃掉。
要是有谁浑身的刺密度大,硬度高,还比其他豪猪绅士的刺都长呢?
那么,这位仁兄大概可以像冲进狼群的猛虎一样横冲直撞,大杀四方,丝毫不用在乎豪猪间该保持的距离。
如果说豪猪间的距离,就等同于人与人交往的互相尊重。
那么,他在食堂遇到的第二件事,就是关于豪猪之间距离的。
非常可惜,没有刺的那只不是对方,而是他本人。于是乎,不用在乎距离的自然也就不是他,而是对方。
当然,没人像狼牙棒一样非要试试他天灵盖的硬度。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不太熟悉的人,谁需要先打招呼的一个关于礼貌的问题。
他吃完饭走出食堂,正巧碰到那位见过几次面的同事。这人在其他楼层办公,和他算是在同一个大的单位上班,从理论上说也算是在他的上级单位工作。
他们本在别人的介绍下,聊过几次天,也算是认识的。不过,最近几次遇到,该人对他的反应总是比较冷漠。于是乎,m君受骨子里透出的强烈自尊影响,也就尽量对这人避而不见。他不愿拿热脸贴冷屁股,也不愿因无关紧要的事开罪别人,既然见面不如不见,为了少惹不痛快,还是尽量避开对方的好。
可世界上的事总会偶然到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一样。
古人对此好像很有体会,留下不少关于这事的老话,诸如“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头”等等。
他像是一头总想避开老虎的水鹿,终跨不过那道坎儿,还是在水边遇险了。
似乎越是不想遇到的人,就一定会碰到。他终究还是和这人来了一个避无可避不期而遇。就在出食堂门的时候,俩人在那扇无法擦肩而过的窄门前相遇了。
说实话,m君不是一个有急智的人,往往无法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反应。
那些心思灵敏的人,总能在事情发生的瞬间,先是理清利弊,紧接着做出取舍,随后下定决心,一两秒钟内就能做出正确又得体的反应。
可他不行,看到对方后,不知道该不该打个招呼,下意识的就楞了五秒钟。
相遇显然也在对方意料之外。他明显感到对方似乎也是一愣,但是只停顿了不到一秒钟。这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脑子里对突发状况做出评估,马上对自己该怎么办租出判断,很快就昂首挺胸的从他身边蹭进食堂去。
直到这时候,m君才发觉自己有多可笑。他想顾及别人的情绪,别人实际上根本视其为无物。
其实,他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是不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那种反应。只不过,他总会对他人抱有些许不切实际的幻想,总会误认为别人也能像他一样不太急功近利。
非常可惜,每当这种时候,社会现实总会赏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好好反省一下,又不是刚开始做人,为什么总用虚无的念头包裹住自己。
他能猜出那人态度的由来,很简单,那人自认是上级单位的所以高他一等。在那人的脑袋瓜子里,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见面的时候,应该是m君给他先打招呼,而不能是他先给m君打招呼。
在对方的认知里,俩人的社交礼仪就像日本幕府时代的平民和武士之间应保持的礼仪。
也就是说,平民见到武士按规矩是要脊椎呈九十度鞠躬的。虽然在德川幕府后期,整个日本国内没有谁再严格执行这套陈规陋习。
但是,在那人的心里,他虽然不要求m君表现出对上级的恭敬,在交谈中也尽量以平等的态度与m君说话,但是作为实际低等的对方,应该对自身地位有清醒的认知。
就好比地主老爷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管家。管家就能真的以朋友之道来应对主子吗?
显然是不可以的。
一个地主家的好管家应该时刻铭记双方的身份,在亲昵中恪守本分,在礼仪分寸上绝不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是“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恭。”
没有谁面对他人愿意自降一等,把别人捧上天,自己吧自己踩进烂泥里。就算是满清时代,那些见了皇帝自称奴才的人,也绝不会甘心永远当奴才。
比如:一直以皇家奴才自居的鳌拜。一旦有不用做奴才的那一天,就算是拼上性命,也还是要舍命一搏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