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七章:李特起义/刘渊反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特起义:

      

      八王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天灾人祸造成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饭吃,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成群结队地外出逃荒。这些逃荒的农民被叫作“流民”。

      公元298,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庄稼颗粒无收。略阳(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往蜀地。有个氐族人李特和他的兄弟李庠、李流也夹杂在流民队伍中。一路上,李特兄弟常常接济那些挨饿、生病的流民。流民都很感激、敬重李特兄弟。

      蜀地的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进了蜀地后,就分散在各地,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地活,流民的生活总算稳定了下来。

      可是过了不久,益州刺史罗尚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流民们听到消息,想到家乡正在闹饥荒,回去没有活路,人人都发愁叫苦。李特得知情况后,几次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期。并在绵竹设了一个大营,收容流民。不到一个月,流民越聚越多,大约有2万人。

      随后,李特又派使者阎彧去见罗尚,再次请求延期遣送流民。阎彧来到罗尚的刺史府,看到那里正在修筑营寨,调动人马,便立即返回绵竹把罗尚那里的情况全都告诉了李特。李特立即把流民组织起来,准备好武器,防备晋军的偷袭。

      到了晚上,罗尚果然派部将带了步兵、骑兵3万人,向绵竹大营进攻。

      3万晋军刚到了营地,只听得四面八方响起了一阵震耳的鼓声。大营里预先埋伏好的流民手拿长矛大刀一起杀了出来。这批流民勇猛无比,把晋军杀得丢盔弃甲,四散逃窜。

      流民们杀散晋军,知道晋朝统治者不会罢休。大家一商量,一致推举李特为镇北大将军,李流为镇东将军,几个流民首领都被推举为将领。他们整顿兵马,向附近的广汉进攻,赶走了那里的太守。

      李特进了广汉,打开了官府的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李特的领导下,纪律严明,军威大振。蜀地的百姓平时受尽晋朝官府的压迫,现在来了李特,生活倒安定起来,都非常高兴。

      过了不久,罗尚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战争中不幸牺牲,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与晋军战斗。公元304年,李雄自立为cd王。两年后,又自称皇帝,国号大成。李雄死后,他的侄子李寿即位,改国号为汉。历史上称之为“成汉”。

      ————————————————————————————————

      刘渊反晋:

      

      李雄在cd称王的那一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也自称汉王,反晋独立。

      从西汉末年起,有一些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边远郡县,他们和汉族人在一起生活久了,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匈奴贵族以前多次和汉朝和亲,可以说是汉朝的皇室亲戚,后来就改姓汉皇帝的刘姓。曹操统一北方后,为了便于管理,把匈奴3万个部落集中起来,分为5个部,每个部都设一个部帅,匈奴贵族刘豹就是其中一个部的部帅。

      刘豹死后,他的儿子刘渊继承了他的职位。刘渊自幼读了许多汉族人的书,文才很好,同时武艺也很高强。后来,刘渊在西晋的cd王司马颖(八王之一)部下当将军,留在邺城,专管五部匈奴军队。

      公元304年,刘渊回到左国城,匈奴人想借八王混战之机,复国兴邦,便拥戴他做大单于。他集中了5万人马,亲自率军南下,帮助晋军攻打鲜卑兵。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灭掉晋朝,反倒去打鲜卑呢?”

      刘渊说:“晋朝现在已经腐朽透顶了,灭掉它很容易,但是晋朝的百姓未必会归顺我们。我看汉朝立国的年代最长,在百姓中还很有影响,我们的上代又与汉朝皇室有血缘关系,不如借用汉朝的名义,也许可以得到汉族百姓的支持。”

      于是,建国号为汉,刘渊即汉王,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建元元熙。刘渊称王建汉后,势力不断增长。石勒造反兵败,率领胡人部众几千人、乌桓部落2000人归顺刘渊,上郡(今陕西北部)四部鲜卑陆逐延、氐酋大单于徵、东莱王弥等也都投奔刘渊,这样形成了一支由匈奴、鲜卑、氐、羌等各族组成的反晋力量,刘渊称帝的意图也渐明显。为给建立帝业做准备,刘渊四处出兵,频繁侵略晋地。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冬十月,刘渊正式称帝。公元309年正月,刘渊又根据太史令宣于修建议,正式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晋)。因从汾河水中获得治国玉玺,其上面写有“有新保之”,刘渊认为这对自己非常吉祥。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三月,晋将军朱诞归降刘渊,刘渊于是任命他为前锋都督,刘景为大都督,起大军攻晋。洛阳的老百姓虽然透了腐朽的西晋王朝,但是更不愿意受外族人统治。所以刘渊两次进攻,都遭到洛阳军民的顽强抵抗,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死,刘聪杀刘和而自立为皇帝后,开始攻打西晋怀南各州郡。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各路汉军先后攻陷洛阳,俘司马炽,杀王公士民3万余人,纵兵大掠宫内珍宝,财物和宫女,又烧宫庙、官府和平房,史称“永嘉之乱”。同年,晋怀帝被汉兵俘虏到平阳,刘聪封他为会稽郡公,享受三司的礼仪,而且还将小刘贵人嫁给他为妻。

      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年初,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饭饱酒酣时,命令晋怀帝穿上青衣行酒令取乐。这一情景让晋朝的故臣庚珉、王隽悲愤不已,大声痛苦。刘聪十分生气,二月,刘聪就将晋怀帝和晋朝的旧臣10多个人全都杀害。

      晋怀帝被害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太子司马邺举哀服丧,并且于四月即皇帝位,即孝愍皇帝,改元建兴。这时他只有14岁。当时的长安城里住户不超过一百,公私加起来也只有车4辆,文武百官既没有官服,也没有印绶,只有桑版刻上官号罢了,皇帝即位的仪式显得十分凄凉。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汉军在大司马刘曜的统领下,向长安发起强烈攻势。九月,汉军长安的外城被攻陷。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际,愍帝决定向汉军投降。萦琳派自己的儿子去见刘曜,想靠请降来表功,没想到儿子被刘曜杀了。晋愍帝只得自己亲自光着上身,乘着羊车出城向汉军请降。汉帝刘聪降愍帝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刘曜被封为大都督,并且大赦天下,改元麟嘉。

      至此,西晋共经历司马炎、司马衰、司马炽、司马邺四帝,历时42年(公元265年~316年)而灭亡。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各族人民(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纷纷起义,许多人像李雄、刘渊一样建立政权,前前后后一共出现16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旧称五胡十六国,胡是古时候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