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安禄山叛乱/马嵬驿兵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也就是藩镇),这些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很大,不仅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有被调到朝廷当宰相的可能。

      李林甫掌管朝政大权后,不但排挤打击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4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就有著名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等人。李林甫见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就派人向唐玄宗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王忠嗣为此险些丢掉了性命。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在这些胡人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欣赏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经常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许多卑劣的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到军营来赴宴。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割下他们首领的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的手段,逢迎拍马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做了范阳、增卢两镇及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他秘密扩充兵马,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又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造反。

      没过多久,李林甫病死了,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借着他的外戚地位,继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越闹越疆。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自然不相信他的话。

      公元755年农历十月,安禄山作了周密准备以后,决定发动叛乱。这时,正巧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便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发来的诏书,向将士们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都觉得事出突然,但是谁也不敢对圣旨表示怀疑。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出兵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时间,道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天。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过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还不相信,认为是有人造谣,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才慌起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满朝官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我没说错吧。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10天之内,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献上。”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心情才安稳下来。可是,谁知道叛军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长驱直入,一直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

      马嵬驿兵变:

      

      潼关形势险要,道路狭窄,是京城长安的门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重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攻打进去。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生起事端,哥舒翰主张在潼关坚守,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请求引兵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让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他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歼灭叛军的时机会丧失掉。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凶多吉少,但是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关外的叛将崔乾祐早已做好准备,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20万大军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失守后,关内已无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而逃。到了此时,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他让杨国忠赶紧想办法。杨国忠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大家都失魂落魄,谁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已经没有生路了,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群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的护卫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了长安,他们事先派了宦官到沿路各地,让官员准备接待。

      谁知,派出的宦官早已自顾逃命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也没有人给他们送饭。他们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随行的将士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他们心里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待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都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拖累,这笔账应该向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20几个忍饥受饿的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要粮食。杨国忠正忙着应付,周围的兵士便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向他射起箭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更加激昂起来,把唐玄宗住的驿馆也包围起来了。唐玄宗听到外面的吵闹声,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唐玄宗大惊失色,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哪里肯听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将军陈玄礼,问兵士们不肯散的原因。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只好下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出去,用带子勒死了。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除了一口恶气,撤回了军营。

      唐玄宗经过这场兵变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李亨,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帝,改元至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