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亭花园,清晨,花草竹树在晨曦中顶着露珠迎接朝阳。
曹寅沿着小鄱阳西岸的石板路和石子路散步。
曹寅无意中发现面前的石板路上有一个清晰的脚印。
脚印引起曹寅的警觉。
曹寅蹲下,仔细察看脚印。脚印是成年人的,但不大,从西来,被踩倒的草上有露水珠。
曹寅站起,循着花草间的脚印向西追溯到西墙,折回到湖边,循着脚印向南走,从小鄱阳南侧走向东墙,然后从靠园墙的荆棘丛中向北,从小千山东侧向北。曹寅在园子围墙东北角拐角处发现靠着墙角叠起约一尺多高的两块石头,石头上面有两只带土的脚印。
曹寅蹲在石头边看着石头上的脚印思索。
晚间,曹寅在李敦英卧室和李敦英交谈。
曹寅放低声音:“今儿一整天我都在琢磨园子里的脚印儿。”
李敦英:“你一说,我也觉着有些蹊跷。”
曹寅:“会不会有歹人算计芹儿”
李敦英:“不会吧咱家又没仇人,谁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曹寅:“我心里总是不踏实。”
李敦英:“你放心去忙皇上安排的大事吧,家里有我呢。”
曹寅:“今儿早上,頫儿又来请安了”
李敦英:“来了,你去园子那会儿来的,还在楼下给凤华问了安好。”
曹寅:“从园子西墙翻进去,到池边向南,池南向东,到东墙下,从野草荆榛中蹚到园子东北角,垫上两块石头翻墙出去,这是什么人呢”
李敦英:“是呀,会是什么人”
曹寅:“能翻两丈高墙的人,不是一般人;脚印不大,也不重,是有功夫的人。”
李敦英:“去咱园子里做什么偷东西”
曹寅:“不像偷东西。园子西南角那些库房门前反而没有脚印。看来不是为图财进的园子。”
李敦英:“那还能图啥女佣宿舍从园子里走不通。”
曹寅:“不要声张,不给孩子们提这个事。”
李敦英:“嗯。也许就是为了游园子。”
曹寅:“游园子何不沿着石子路和石板路看景儿何必到高墙下蹚荆棘丛再说了,夜里游什么园子那脚印踩倒的草上有露水,这分明是前半夜进的园子。”
李敦英:“那就不是好人。”
曹寅:“芹儿百日宴上多一个轿夫,昨夜里有人在园子里探寻一遭,这两个事很可能有关联。”
李敦英:“咱家有更夫二十多个,男佣八十多个,谁敢来咱家找麻烦”
曹寅:“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李敦英:“咱从来都没有仇人呀。”
曹寅:“促动人铤而走险的,不是仇,是恨。恨不只是仇恨,还有怨恨、嫉恨、恼恨。”
李敦英:“仇恨,怨恨,嫉恨,恼恨,想不着是谁。”
曹寅:“最怕的就是想不着是谁。”
李敦英:“那咋办”
曹寅:“三十六计,走为上。咱们不能给肖小发生计较。”
李敦英:“谁走”
曹寅:“大儿媳妇和孙子。贼显然是冲着他们中的一个。因为他们来之前楝亭是风平浪静,他们来了就有了动静。”
李敦英:“会不会是凤华家在北京的仇人寻来了”
曹寅:“不会。北京的仇人寻仇,要么在北京动手,要么在他们母子来江宁的路上下手,不会追到我江宁织造家里来下手。”
李敦英:“给大儿媳妇说这些动静吗”
曹寅:“一个字不能说,因为说不清。”
李敦英:“哪来的贼,真可恨。”
曹寅:“那蝥贼也可能追咱们去扬州。”
李敦英:“老爷你头前走,我等着二秀分娩了为孩子办了喜宴,就带凤华和孙子赶过去。”
曹寅:“你给凤华安排一下。”
楝亭楼田凤华卧室,傍晚,曹雪芹在床上熟睡。
李敦英和田凤华坐在床前交谈。
李敦英:“芹儿的百日宴办过了,你爹要去扬州忙一段日子。”
田凤华诧异:“我爹去扬州忙一段日子?”
李敦英:“是啊,你爹不只是江宁织造,还兼任江淮盐务监督,盐务监督的衙署在扬州,所以你爹要经常去扬州处置公务。”
田凤华:“噢,娘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
李敦英:“其实扬州还不止盐务这一宗,扬州有个刻版印书的地方,好像是叫扬州书局吧,皇上敕命刻的好多书,都是你爹奉皇上之命在扬州书局主持刻的。”
田凤华欣喜:“早就听说扬州书局,也读过一些扬州书局刻行的书,却不知有我爹主持刊刻的。”
李敦英得意地:“你爹让刻字匠把印书的字刻成楷体字,那印出来真漂亮,皇上写了圣旨褒奖你爹。”
田凤华兴奋:“那好啊。”
李敦英:“凤华,你这么好的文化,该去扬州看看风景,特别该去看看扬州书局。”
田凤华:“是该去看看,等芹儿再长大些,带着芹儿去。”
李敦英:“你爹让我来和你商量,眼下春暖花开,正是江南人说的草长莺飞的季节,我和你爹想安排你带着芹儿一同去扬州,咱们去扬州住一段日子。”
田凤华:“娘,去扬州住段日子”
李敦英:“扬州也有咱的家,也挺好的。你呢,看看扬州风景,我和你爹呢,能随时看孙子。”
田凤华:“娘,玉莲妹能去吗?”
李敦英:“玉莲不能去,颙儿在江宁有你爹给他的差使,再说了,玉莲是此地人,扬州她应该去过许多次。”
田凤华:“娘,要是我去,玉莲不去,合适吗?”
李敦英:“玉莲也是厚道人,也不应该有想法,你从北方来,和玉莲不一样;况且我和你爹平时都要看芹儿,所以要带上你们娘儿俩。这些,玉莲都明白。”
田凤华:“那就谢谢爹娘。”
李敦英:“你爹骑马前头走。”
田凤华惊讶:“我爹骑马?”
李敦英:“你爹从年轻时就喜欢骑马射箭,平时他喜欢骑马,不喜欢坐轿。”
田凤华:“我爹厉害。”
李敦英:“这老头子是厉害。咱们祖孙三代,加上几个佣人,愿意骑马就骑马,愿意坐船就坐船。”
田凤华:“我听娘的。”
李敦英:“咱娘儿俩等二秀分娩了给娃娃办了喜宴再追你爹去。”
田凤华:“我听娘的。”
楝亭楼李敦英房间,清晨,曹頫给李敦英请安:“伯母,我姐我妹都走了”
李敦英:“走了。你大姐前天走的,二秀是昨天走的。”
曹頫:“哎呀!你看,伯母,这些日子我忙一单生意,把大事给忘了。”
李敦英:“什么大事”
曹頫:“我从年前就念叨请大姐、二妹和大嫂到东院吃顿便饭,不成想大姐和二妹这么快就走了。”
李敦英:“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曹頫:“伯母,这不是客气,是亲情。这样吧,大姐二妹我下次再补,这次就请大嫂到东院去喝碗清汤,请伯母赏光。”
李敦英:“不麻烦了吧,你也很忙。”
曹頫:“伯母,这是我和秀清的心意,念叨多日了。”
李敦英:“那好吧,我给你嫂说。”
江宁汉府街北楝亭曹家东院,这个院子的面积和西院不相上下,4座楼房均在院子的中线上,甬道在楼的东西两侧。院子北端是三排平房。院门两侧各有几间平房。
曹頫和妻子陶秀清住在最前面的一座楼里,客厅在一层东侧,卧室在二层东侧。
曹頫和陶秀清有三个儿子,大的7岁,二的5岁,小的3岁,都住在二楼西侧,由保姆照顾。
曹頫家的客厅里一张圆形餐桌,三把椅子。
曹頫坐主陪位。田凤华抱着曹雪芹坐主宾位。陶秀清坐副主陪位。
满桌子山珍江鲜。
曹頫备了黄酒,自斟自饮。
陶秀清给田凤华布菜。
曹頫色迷迷地看着田凤华:“俊嫂子,我一喝酒就想说真话。”
田凤华:“頫弟,这是你的家,你说什么都由你自主。”
曹頫:“我先要为我顺子哥抱不平。”
田凤华:“你顺子哥有什么不平”
曹頫:“西院,凭什么把我顺子哥送到北京去,跟我爹娘受那种清苦,年纪轻轻落下一身病,最后重病身亡。”
田凤华:“当时有当时的情况,我公爹有他的不得已处。至于你哥病亡,这个怪不得别人,要怪只可怪我。”
曹頫:“嫂,你能原谅他们,我不能原谅他们,迟早我要替顺子哥主持公道。”
田凤华:“頫弟,我刚来到江宁这个家,我的念想是把我和顺子的孩子养大成人,至于家里以前的事,我不关心,也不想听。”
曹頫:“俊嫂子,咱不说俺哥,咱就说你。”
田凤华:“頫弟,我来家里挺好的,没有一事不顺心,没有一事不如意。”
曹頫:“俊嫂子,他曹颙凭什么住一座楼你为大,他为小啊,凭什么让你带着孩子住半层楼还是一层的半层。”
田凤华:“頫弟,你在西院长大,你应该知道,楝亭楼的半层就比颙弟的雪砚楼大,楝亭楼的一层也不潮湿。这些你是知道的。况且我公爹我婆婆是为了能随时看到芹儿才这样安排的,我挺感激两位老人。”
曹頫:“俊嫂子,放开了说,一个小家庭住一座楼,那才叫清净,那才能舒舒坦坦过日子。”
田凤华:“我倒不在意。”
曹頫装得一本正经:“俊嫂子,我这院子里有三座楼空闲着,我想给伯父伯母禀报,接你和芹儿住过来,你想住哪座楼就给你哪座楼。”
田凤华:“不不不,俺家有的是楼房,我喜欢跟着爹娘住在一个楼里。”
曹頫喝下一盅酒:“那些人,脸上笑得好看,心里毒着呢,当着你的面,一口一个凤华,一口一个大嫂,背着你,那说的忒难听了,把村妇在巷子里骂人的话都说出来了。”
田凤华:“这个我不信,頫弟你也不要说了。”
曹頫:“俊嫂子,在楝亭曹家的东西两院,除了我曹頫,没有任何人会告诉你,他们和你没交情;也没有任何人敢告诉你,他们没有这个胆量。”
田凤华:“我都不听,我都不信。亲人们都对我好着呢。”
曹頫:“好着呢远的不说,就说去码头接你那天大清早,曹颙家两口子就和织造老爷干起来了。曹颙家两口子说你来了会分他们半壁家产,老太太说不一定,说你迟早会带着孩子改嫁。”
田凤华愤然站起:“曹頫,只要你再说一句,我现在就走。”
曹頫:“俊嫂子,你要真不想听,我就不说了。”
陶秀清:“嫂,吃饭,吃饭。”
次日晨,曹頫给李敦英请安。
曹頫皱着眉头对李敦英:“伯母,留不住的人,不如就随她去。”
李敦英:“頫儿,别瞎说八道。”
曹頫:“伯母,她连那天早晨曹颙和老爷吵架的事都淘清了,她义愤大的很。”
李敦英:“頫儿,再胡说,我让你滚出去。”
曹頫:“伯母不爱听,我不说了。”
曹泉进来:“老当家的,二姑奶奶生了一个千金,报喜的人来了。”
李敦英:“准备车马。”
赵家寨赵奎家,紧凑的徽式院落在花树掩映中。
熙熙攘攘的红男绿女。
鱼肉飘香的宴席。
东厢房北间,曹二秀坐在被窝里,新生女婴睡在曹二秀身边。李敦英带着田凤华和马玉莲围在床边观看新生儿。田凤华抱着曹雪芹。马玉莲揽着曹雪雁。
李敦英:“我这外孙女长得好看。”
曹二秀开心地:“都说这孩子好看。”
田凤华问曹二秀:“二妹,外甥女叫啥名字”
曹二秀:“赵霏霏,‘雨’字头,下面一个‘非常’的‘非’。”
田凤华:“赵霏霏,好名字。”
曹二秀:“生她的时候正在下雨,她爹说叫霏霏。”
马玉莲:“霏霏,好听好记。”
曹雪雁:“我是雪雁,她是霏霏。”
田凤华看着曹雪雁:“雁儿,诗经里有一句诗,涵盖了你俩的名字:雨雪霏霏,之子于归。”
曹雪雁:“雨雪霏霏,之子于归。”
曹雪芹看着赵霏霏啊啊呀呀。
李敦英:“霏霏,你表哥叫你呢。”
曹二秀急切地:“娘,我想问你个事儿。”
李敦英:“问呗。”
曹二秀:“那待会儿吧。”
田凤华对曹二秀:“二妹,我带芹儿出去看看你家的庭院。”
曹二秀:“嗯,看看吧,还没咱家的马厩大呢。”
马玉莲对曹二秀:“二妹,我也跟嫂出去看看。”
曹二秀:“嗯。”
田凤华抱着曹雪芹向外走。
马玉莲领着曹雪雁向外走。
室内剩下李敦英、曹二秀、赵霏霏。
曹二秀期待地看着李敦英:“娘,霏霏她爹又催我。”
李敦英:“啥事”
曹二秀:“还是霏霏和芹儿的事,娘,您老不能忘了呀。”
李敦英:“不是忘了,是这事在这个时候不能提。过上三两年,你大姐还没生闺女,那时候你才可以提。”
曹二秀:“她爹说,大姐眼下没有闺女,俺就可以提。”
李敦英:“那不行。眼下没有不等于明年后年没有。”
曹二秀:“娘你不讲理。”
李敦英:“你娘最讲理。不讲理就不这样办了。”
曹二秀:“我不给你说了,我给俺大嫂说。”
李敦英:“你给谁说都白说,楝亭是我当家。我不信你大嫂敢越过我给芹儿定娃娃亲。”
曹二秀:“待会儿霏霏她爹还要给你说。”
李敦英:“别让他说了,说也没用。”
曹二秀:“娘,你是不是看着俺姐家是郡王爷,俺家是草民百姓”
李敦英:“你娘只是把一碗水端平,郡王爷和百姓都是一样的亲戚,谁都不能做钻过头去不顾腚的事。”
曹二秀:“娘,你到底给我亲,还是给大姐亲”
李敦英:“正因为给你亲,我才不能让你大姐难受。”
曹二秀:“我写信问问俺大姐,看看霏霏能不能和芹儿定下娃娃亲。”
李敦英板起面孔:“二秀,你敢写,我就给你断路。你那样做,不是逼你大姐赞同你吗你大姐不是傻子,你大姐会认为是我让你写的信。”
曹二秀:“那我咋办”
李敦英:“你等着,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走一步看一步,啥事都不能只顾自家,不管亲戚。”
曹二秀:“霏霏她爹等着娘今儿给个准信呢。”
李敦英:“你们老赵家的事我管不着,但楝亭曹家的事不能照你家的主意办。孩子们的婚姻大事,那不是草率之间就能定了的。”
赵奎家的院子里星罗棋布的宴席桌,轰轰烈烈的红男绿女。
田凤华抱着曹雪芹,马玉莲领着曹雪雁,站在东厢房门外南侧。
曹雪雁对马玉莲:“娘,我想尿尿。”
马玉莲:“我带你去找马桶。”
曹雪雁:“嗯。”
马玉莲对田凤华:“嫂,我带雁儿去屋后。”
田凤华:“去吧。”
马玉莲:“哎。”
马玉莲带着曹雪雁向院外走。
田凤华目送马玉莲的背影。
曹頫从附近一个宴席桌上站起,快步来到田凤华面前,满口酒气,两眼腥红,语气酸酸怪怪的:“俊嫂子,你也来了”
田凤华猝不及防:“頫弟,你也来了”
曹頫:“那个懒婆娘带着孩子去她娘家了,只有我来,当然,也想着能在这里见到俊嫂子。”
田凤华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看着满院子的人,面颊憋得通红:“啊,啊,嗯,嗯。”
曹頫自以为得意,误以为田凤华迎合了他,于是越发放肆,他伸出右手食指逗逗曹雪芹的脸,语带双关:“俊嫂子生的这孩子,是富态,比我的那三个富态得多,本来,我的那三个孩子才该这么富态,只是阴差阳错,大内总管错点了鸳鸯。”
田凤华气得发抖,忍不住声色俱厉:“何等混账东西!”
院子里喧嚣异常,但田凤华附近的几桌宾客还是听得真切,附近几桌的宾客们惊讶地看着田凤华和曹頫。
曹頫顿时无地自容,灰溜溜低着头疾步走向院外。
田凤华气咻咻抱着曹雪芹转过脸去,面对着房墙。
李敦英闻声走出东厢房,看着面色愠怒的田凤华:“凤华,怎么了”
田凤华故作镇静:“没事,娘。”
李敦英:“我好像听到是你的声音”
田凤华:“没事,娘。”
李敦英:“到屋里来吧,二秀的事说完了。”
田凤华抱着曹雪芹进屋。
曹二秀:“大嫂,骂谁呢”
田凤华平静下来:“没有。”
马玉莲领着曹雪雁进东厢房。
马玉莲对李敦英:“娘,东院的陶秀清没来,曹頫来了。他灰头土脸气喘吁吁狼狈不堪地从院子里跑出去,咬牙切齿骂天骂地,让我和雁儿撞上了。”
李敦英:“他骂什么”
马玉莲:“听清两句,一句是:‘该杀的!’一句是:‘活够了!’”
李敦英:“他给你咋说”
马玉莲:“他说他骂陶秀清呢,他说他和陶秀清打架了。”
李敦英:“不行好事的东西,迟早会遭报应。”
楝亭楼二层西侧李敦英房间,房间装饰华丽,室内摆设考究。
李敦英和田凤华坐在茶桌前的圈椅上交谈。
李敦英:“明天去隔壁织造府看看,后天娘带你和芹儿去扬州。”
田凤华:“听娘安排。”
李敦英注视田凤华的表情:“凤华,你娘有孙子了,于是就时不时想到孙子媳妇。”
田凤华笑:“娘,忒早了吧”
李敦英:“大事要早准备嘛。”
田凤华:“娘,我只管教你孙子识字读书,你孙子娶媳妇的事,由娘操心,我不添乱。”
李敦英:“娘也想着不着急,楝亭曹家的公子,还能打了光棍不成”
田凤华微笑:“该娘操心的事,凤华不参言。”
李敦英带田凤华观赏江宁织造府。
方方正正的院子。高约一丈五的青砖墙。
院子里的建筑一排一排对应整齐。
三丈宽两丈高的防雨长廊从南大门通向院子最北端,分叉连接排列两侧的工坊。
长廊两侧各有一排高大伟岸的榕花树,树干均合抱粗。
李敦英带田凤华参观织造府。田凤华抱着曹雪芹。
曹雪芹新奇地东张西望啊呀连声。
田凤华对李敦英:“娘,织造府的院子这么大”
李敦英:“加上咱的院子更大。咱的院子和园子都是从织造府割出来的。”
田凤华:“看出来了。”
李敦英:“这个院子,南北长三百丈,东西宽本来是二百四十丈,咱家切去六十丈,还剩一百八十丈。明朝的时候这个院子最早是汉王府,后来就是织造衙门,大清又扩展了许多地面。”
来来往往的人向李敦英施礼问安。
李敦英对田凤华:“江南这地方,自古就出产好丝绸,特别是江宁、苏州、杭州。”
田凤华:“是的。”
李敦英:“这道行故事忒多。我先带你看个大轮廓,以后细看。”
田凤华:“好的娘。”
天高云淡。
浩浩长江上许多船只,其中一只画舫。
两个船夫驾着画舫顺流而下。
李敦英和田凤华坐在船上。
李敦英的随身丫环苏巧儿坐在李敦英身边。
苏巧儿年约十五岁,长相一般,人很机灵。
田凤华抱着儿子曹雪芹。曹雪芹穿红绸连脚开裆裤,圆圆的胖鼓鼓的脸蛋儿,黑黑浓密的头发,肉鼓鼓的一双小手,清澈有神的眼睛。
田凤华的女仆赵嫫嫫守在田凤华身边。
田凤华看着滔滔江水,看着两岸美景,脸上浮出笑意。
李敦英看着田凤华,格外开心。
田凤华转向李敦英:“娘,我想给芹儿诵几首诗词,会不会影响您老人家休息?”
李敦英高兴:“娘不休息。娘要你高声一些,让娘也听听。”
田凤华高兴:“好的娘,只要您老人家开心。”
李敦英:“诵吧,我和芹儿都听。”
田凤华:“嗯。”
田凤华对着曹雪芹,声韵瑯瑯: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田凤华慈爱地看着曹雪芹。
曹雪芹兴奋地看着田凤华,不停地啊啊呀呀。
田凤华继续吟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田凤华注意曹雪芹的表情。
曹雪芹兴奋地看着田凤华,不停地啊啊呀呀。
田凤华对李敦英:“娘,芹儿可能是听着好听,你看,他格外兴奋。”
李敦英开心地看着曹雪芹:“俺芹儿听着好听,所以高兴。”
曹雪芹瞪大眼睛,张开嘴,对着田凤华和李敦英,拉着长腔:“啊——”
李敦英喜得击掌:“俺孙子会唱了!俺孙子会唱了!”
赵嫫嫫和苏巧儿格外惊喜。
田凤华继续对着儿子吟诵: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曹雪芹笑着,在田凤华怀里往上蹿蹦。
李敦英格外开心:“凤华!是不是芹儿听得懂”
田凤华高兴:“不会吧,娘,芹儿才六个月。”
李敦英:“你看,你看,你吟诵,他就认真听;你吟诵完了,他就特别高兴。”
苏巧儿对李敦英:“老当家的,我看你孙子是听懂了。”
赵嫫嫫:“即使不懂,小少爷也领悟了大少奶奶吟诵的美。”
田凤华对李敦英:“芹儿要是能听懂,那就太好了,娘,我可以天天给你孙子吟诵。”
李敦英:“那太好了!太好了!”
田凤华对着儿子吟诵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曹雪芹在田凤华怀里又蹦又跳,啊呀连声。
李敦英听得入神。
曹雪芹听得出神。
李敦英慈爱地看着田凤华:“我这儿媳,果然是个才女。”
田凤华:“娘,您又夸我。”
李敦英:“凤华,娘问你,像这样,能诵多久?”
田凤华兴奋:“娘,能支持三五个时辰吧。”
李敦英:“哎哟,我的乖儿,你到底读了多少书呀。”
田凤华:“娘,我没读多少书,就是大路边上一点儿。”
李敦英:“你爹说,你让咱老曹家篷筚生辉。”
田凤华:“爹和娘就爱夸我。”
曹頫到楝亭楼一层看望周秋丽:“姨,这些日子还好吧”
周秋丽:“还好,一如既往。”
曹頫看一眼室外:“楼上楼下这么安静”
周秋丽:“都去扬州了,那个该死没死的东西安排顺子媳妇和顺子的儿子去开开眼界,那个死不了的也跟着去了。”
曹頫:“我看二姨的气色挺好,比上次见的时候好。”
周秋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曹頫:“姨的身体比那个老婆娘好的多,你看她,走道都上喘。二姨这身体,多好啊。”
周秋丽:“我毕竟比她小许多岁。”
曹頫:“曹顺的媳妇要是懂事理,就该请你帮她照料孩子。”
周秋丽:“曹顺的媳妇还是知理懂事的,一有机会就抱着孩子到我这里来,就是被那个该死的老婆娘给控制住了。曹顺的媳妇挺知道敬重我,我也喜欢曹顺的孩子。”
曹頫假模假样:“这样好,这样好。”
瓜口码头,运河与长江交汇的景观。
岸上花红树绿,楼台栉比。
码头外的水面上各色舟船。
上船下船的红男绿女。
李敦英、田凤华、苏巧儿、赵嫫嫫下大船,上小船。
赵嫫嫫背着包袱。
田凤华抱着熟睡的曹雪芹。
运河两岸的景致美不胜收。
李敦英指点着给田凤华讲解。
江宁汉府街南小树林,傍晚,一棵老槐树下。
曹頫的骡车内,曹頫和丁江龙低声交谈。
曹頫:“我找你两天了。”
丁江龙:“楝亭那个差事不好做。楝亭的院墙高,看家护院的多,不好下手,兄弟们说,动楝亭就是动皇家。”
曹頫:“楝亭的院墙高,看家护院的多,不好下手,换个地方,敢下手吗”
丁江龙:“那要看是哪里。”
曹頫:“扬州,熟悉吗?”
丁江龙兴奋异常:“熟得很。上次皇上在扬州住那么久,我和几个兄弟就在扬州陪他那么久,本想把那些贪官污吏孝敬康熙的金啊,玉啊,名画啊,都给他弄出来,当家的说,那些玩艺儿不好出手,因为大多都是独一无二的东西,一冒面儿就露馅儿。”
曹頫:“扬州盐政转运监督衙门,知道不?”
丁江龙:“那咋能不知道?在扬州运河码头就看到了。”
曹頫:“敢去那里面走走么?”
丁江龙:“扬州,还没有我丁江龙不敢去走走的地方。”
曹頫:“你可能不清楚,那里面也是戒备森严。”
丁江龙:“但淮扬盐政署的大门是可以进可以出的,院墙也没有那么高。”
曹頫:“敢去试试”
丁江龙:“我的弟兄常到里面去取点金银什么的,还没失过手。”
曹頫:“那里面有个半岁的孩子,能取出来吗?”
丁江龙:“十八岁的孩子不好取出来,半岁的孩子好取。”
曹頫:“有孩子的这家人,在扬州有三个住处,一是盐政衙署,二是天宁寺内的扬州书局,三是瘦西湖北岸的红桥别业。”
丁江龙:“这都好找,都是扬州的热闹去处。”
曹頫:“我准备了四百两银子。”
丁江龙:“够意思。”
曹頫:“按道上的规矩,谈妥,我先给你二百两;见到孩子,再给你二百两。”
丁江龙:“取来给你?”
曹頫:“我只看一看,验验你的手艺。孩子归你,你卖掉,银子还归你。”
丁江龙:“男孩子?”
曹頫:“男孩子。是北方来的一个小寡妇带来的,那寡妇长得挺俊,年纪也就是二十三四岁,北方口音。”
丁江龙:“这单我接了。”
曹頫:“多久兑现?”
丁江龙:“四爷说。”
曹頫:“半月之内。”
丁江龙:“够了。路上往返6天,那9天,足够了。”
曹頫从骡轿内摸出一包银子交给丁江龙:“二百两,一文不差。”
丁江龙用右手掂量银包:“四爷爽快。”
曹頫:“别失了手啊,失了手,这银子还得退给我。”
丁江龙:“我丁江龙还没失过手。”
曹頫:“更不要给我玩儿假把式。”
丁江龙:“四爷,我丁江龙有八个脑袋,敢在四爷面前耍把式?”
曹頫:“去吧。回来约我。”
丁江龙:“回来见。”
曹頫:“就这么定了。”
丁江龙:“四爷,你见过那个孩子吗?有什么标记?”
曹頫稍有犹豫:“我没见过,托我办事的老爷也没见过。”
丁江龙:“不怕,四爷说的那三个地方都不大,好找。”
江宁城里秦淮河畔风雅酒馆,夏日傍晚,丁江龙和孟三鲜坐在靠墙角的一张桌前,边喝酒,边低声交谈。
孟三鲜约三十岁,细高瘦长,贼眉鼠眼。
丁江龙:“朋友在扬州有一条大鱼,我正忙镇江刘员外的差使,咱们兄弟不隔心,我先问问你吃不吃这条鱼。”
孟三鲜:“啥活儿?”
丁江龙:“扬州盐政转运监督衙署有个从北方来的年轻寡妇,这寡妇长得俊巧,带一个半岁的男孩儿,如若这寡妇不住盐政署,那就在天宁寺扬州书局,或是瘦西湖北岸的红桥别业。”
孟三鲜:“都是热闹去处,不难找。”
丁江龙:“十二天的时限。”
孟三鲜:“那足够。”
丁江龙:“东家老爷出二百两银子,要把那寡妇的孩子给抱出来。你手艺行不?”
孟三鲜:“龙哥,偷康熙鞋尖儿上的珍珠,那就是我的兄弟干的,到扬州盐政转运监督衙署、天宁寺书局、红桥别业抱个孩子,那是探囊取物。”
丁江龙:“二百两不算少吧?”
孟三鲜:“不算少,我留一百八十两分给出生入死的弟兄们,给龙哥二十两。”
丁江龙:“三弟是明白人。”
孟三鲜:“按道儿上的规矩,你先付我一百两,事成之日,我把孩子给你,你把那八十两给我。”
丁江龙:“走,跟我去取。”
孟三鲜站起:“龙哥,你见过那个孩子吗?有什么标记?”
丁江龙:“我没见过,托我办事的老爷也没见过。”
孟三鲜:“不怕,盐政衙署、天宁书局、红桥别业都不大,好找。”
扬州天宁寺扬州书局,夏日,外
天宁寺大门康熙御笔楹联:
定地生欢喜
香台普吉祥
天宁寺二门康熙御笔楹联:
珠林春日永
碧淑好风多
天宁寺大殿门康熙御笔楹联:
禅心澄水月
法鼓聚鱼龙
天宁寺左偏殿康熙御笔楹联:
闾里讴歌闻乐恺
轩窗烟景遍清嘉
天宁寺左偏殿康熙御笔楹联:
楚尾吴头开画境
林光鸟语入吟轩
田凤华抱着曹雪芹观赏楹联。
扬州天宁寺曹寅官邸,宽大通透的三间衙署,中间有两道帷幔隔成三个独立单元,东间为曹寅的小书房,西间为曹寅会客室,正中一间为曹寅办公处。
曹寅书房的墙上悬挂一幅扬州码头图画,画两边是康熙御笔对联:
商鼎周彝自典重
楹花苑树相芬芳
会客室中堂是一幅瘦西湖的风景画,画两边是康熙御笔对联:
花雨南天灵文传妙谛
香空蜀阜藩墅表名区
曹寅办公室墙上的中堂是一幅天宁寺水墨画,画两边是康熙御笔对联:
琉璃瓶水资功德
缨络龛云现吉祥
曹寅的官邸后面是一座二层楼房,每层五间,这是曹寅的住所,也是曹寅家人来扬州时的安顿之所。楼门上有小巧的匾额,上写:
淮扬来风
淮扬来风堂内挂着康熙御笔对联:
西竺驻祥轮三摩合证
东南留净业二谛俱融
中堂下是桌案。
桌案上有香炉、瓷瓶、供品。
曹寅和李敦英分坐桌案两侧,愉快交谈。
曹寅:“大儿媳妇还开心吧?”
李敦英:“很开心,诵了一路的诗词,在长江上诵长江的,进了运河诵运河的,到了扬州诵扬州的。这阵子抱着芹儿观赏天宁寺佛塔呢”
曹寅高兴:“好,好,开心就好。”
李敦英高兴:“老爷,你孙子能听懂诗文了!他娘吟诵,他用心听;他娘吟诵完了,他又蹦又跳啊啊呀呀!”
曹寅惊喜:“啊真的”
李敦英:“可不是真的!你问问巧儿,还有赵嫫嫫。”
曹寅:“哎呀!楝亭曹家后继有人了!”
曹寅热泪交流:“楝亭曹家后继有人了!”
李敦英:“有这样的孙子,吃糠咽菜都欢心!”
曹寅:“楝亭曹家还不至于吃糠咽菜。”
李敦英:“老爷,在二秀家,两个事让我不开心。”
曹寅:“说给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