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英宗继位太后受封
元朝能臣赵世延是一个官二代,出生名门望族,元朝礼店文州,即今天的礼县人,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元帅,梁国公赵国宝之子,秦国公按竺迩之孙。生于元世祖中统元年,即1260年,卒于元顺帝至元二年,即1336年。
赵世延自幼天资聪明,幼喜读书,弱冠即被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为官理政,当上了国家公务员。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即1284年,被任命为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当年他才24岁,真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
至元二十六年,即1289年,提提升为监察御史,与同僚联名检举丞相桑哥不法罪行。不料奏章被桑哥同党、中丞赵国辅所压制,并告知桑哥,桑哥蓄意报复,同僚均被排挤出朝,惟有赵世延得以幸免。
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任奉议大夫,出任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在任期间,重视教育、建立义仓、撤销妓院和寺庙、修筑河堤、抑制豪强,这实施了许多善政。
1306年升任安西路总管。安西路属于故京兆省台所管辖,号称“会府”,前途官员办事拖沓,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积案多达三千余件,赵世延上任不到三个月,便全部处理完毕。
陕西省发生饥荒,省级机关商议上报朝廷要求赈济,赵世延说:“救荒如救火,愿先开放仓库粮食,赈济灾民,朝廷如果不允许,我赵世延愿意倾家荡产。以人生性命赔偿。”他当机立断,开仓发放赈灾,救活了很多人,民众对他感恩戴德。
延祐五年。即1318年,赵世延被提升为光禄大夫、昭文馆学士、宋大都留守乞补、外拜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为解决四川等地军民饥荒问题,赵世延决定在重庆路立屯田。利用江津、巴县一带闲田783顷,召军上1200余人垦种,当年就获粟11700石。政绩突出,民众交口称赞,受到广泛好评。
赵世延虽然是一位忠诚正直,政绩突出的朝廷官员,当时的朝廷要员铁木迭儿,手握重权,对赵世延恨之入骨。铁木迭儿排斥异己,公报私仇,对政敌严加打击。下令逮捕远在四川当平章政事的赵世延,但是由于从燕京到蜀地,远隔数千里,路途遥远,往返需要很长时间,不能立即立刻把赵世延押送到京城。受到严厉惩处。因此赵世延才得以逃过了一场劫难。
京城中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已经死亡,帝位已经空虚好久了。按照朝廷惯例,太子应该继承大统,担任新的皇帝,朝廷里紧锣密鼓,聘请阴阳术士,选择黄道吉日。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新皇帝于三月十一日在大明殿,登上帝位,成为新皇帝。
按照朝廷惯例,每当新皇帝继位的时候。都要对天下的囚犯进行大赦,免除他们的罪过,减轻对他们的处罚,在皇帝登基的那天,全国各地,车站码头,交通要道,每个城门的显要位置,都张贴着朝廷向全国发布的通告,各地民众争相观看,纷纷议论,通告上写道:
自从元太祖皇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长期浴血奋战,征讨四方,开创了雄伟的帝王事业;元世祖皇帝忽必烈,英明睿智,神机妙算,雄才大略,统一四海,以圣人的气魄,继承了圣人的事业。到了我们先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他为心地仁厚,品德高尚,爱护和养育着天下众生,让万国景仰和服从,他当政十年,功勋卓著,让天下的民众永远铭记。
先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着眼于国家社稷的长远利益,为了稳定天下人心,与皇室宗亲反复协商,决定把印信和大权交给我,临界危受命,责任重大。
现在我继承皇位,初次执政,立即布告天下,刚为老皇帝举行了隆重葬礼,各位王公贵族,元老功勋,朝廷大员,都明白我受先皇帝重托,责任重大。更荣幸的是皇太后对我百般慈爱和拥护,受到民众的拥护,和岂能虚情假意,不接受皇位,执掌国家政权?
朝廷内外,全国上下,都共同劝告我,要求我继承皇位,治理国家,他们的诚意,感人至深,难以推却,因此决定于三月十一日,举行大典,让我在大明殿即皇帝位,因此大赦天下,赦免囚犯。全国上下,焕然一新,开创新局!特此通告。
新皇帝元英宗硕德八剌即位后,追称先皇帝为仁宗皇帝,尊皇太后弘吉剌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元朝宫廷的**,一直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从来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先是皇太后想专掌国政,她很看好藩王和世瓎,认为和世和世瓎年英气勃勃,少有为,但是也很担心和世瓎颇个性执拗,不好驾驭,不会轻易受太后控制,但是不如太子硕德八剌,为人谦和,因此她就竭尽全力地在无仁宗面前施加压力,舍去侄子和世瓎,让儿子硕德八剌继位当皇帝。
元仁宗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候,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是受到那些执掌大权的奸臣怂恿,另一方面是他母后的竭力劝告,所以拿定主意,决定立硕德八剌为太子,把侄子和世瓎凉在了一边。
元仁宗去世后,太子在为老皇帝服丧,所有朝廷的政务,都由太后打理,太后最信任铁木迭儿,全权委托铁木迭儿,让他独断专行,每当遇到太子出面干涉的时候,太后和铁木迭儿都很介意,心里很不爽快。到了太子硕德八剌即位当皇帝的那天,太后也虚情假意,故作姿态,前来朝贺。太子硕德八剌见了太后,对她恭恭敬敬,极为客气。纵使如此太后心里还是很不满意。
参加完即位典礼,太后气冲冲地返回到兴圣宫,她暗自悔恨,心里说道:“我真后悔,不该建议仁宗让此儿当皇帝!”他当了皇帝,我一定没有好日子过。一定是死多活少,应该心里想办法改变危局。太后心胸狭隘,越想越生气,渐渐转喜为忧,慢慢地酿成了重病。
为太皇太后发布通告,在元朝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其实太后作为妇道人家,胸中也没有几滴墨水,那篇惊世骇俗的通告。完全是由朝廷文墨高手遵照太后旨意,捉刀撰写而成。通告中说:
帝王执掌政权,都是以孝道为先,孝道美德,至高无上。人间伦理最大的根本,莫过于尊敬亲人和长辈,因此每当皇帝继位,首先举行的就是推崇祖先的隆重典礼。
现在的太皇太后陛下。心性仁慈,博爱众生。眼光犀利,洞察幽微,观察极为细致。他自从居住到渊深的皇宫以来,已经享有崇高的天下母亲的威望,深受民众的爱戴。
过去在元武宗海山继位时,刚刚举行过元成宗铁穆耳的葬礼。阿难答野心勃勃,企图夺取帝位,发动叛乱,元武宗海山率军北伐,平定叛乱。重振朝廷法纪,维护元朝的统治,让祖先的英灵得到安息,延续了皇位的继承,虽有是上天的安排,让朝廷经历磨难,但是也是显示出创业的艰难。太后仁慈博爱,在皇宫里呕心沥血,恪尽职守,协助先帝,出谋划策。就像女娲补天,扫除阴霾,云天见日,让旭日东升,让朝廷巧妙地度过难关。
太后地位至高无上,曾经辅佐过两位帝王,现在新皇帝又继位,太后又要辛勤操劳,辅佐皇帝,她功德比辅佐大禹的涂山氏还高,功功劳比养育周文王母亲还大,我们应该为她加上四个字的称号,以利于尊敬和推崇她老人家。
现在我们制订了文件,正式宣布,为太后加上尊号,称她为: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徽文崇佑太皇太后。哎呀!其实这些都不过是虚名,不过是称颂她老人家罢了。现在举国上下,九州四海,对尊敬老人的孝心都做得很不够,我们在此祝愿太后,万岁千秋,永远长寿。在此我们记录太皇太后的通告,倍感惭愧!
元朝时期,上行下效,新皇帝为祖母太皇太后发布过通告,也为新皇帝的母亲皇太后,跟风发布通告,也写得珠圆玉润,文采斐然,耐人寻味。通告中说:
自古以来,男女有别,相互依靠,相互辅佐,所以得以完美结合;母亲仁慈,父亲尊严,所以成为长久的传统。因此获得母亲的慈爱,父亲的养育,因此家庭国家,得以名正言顺,长久延续。
现在的皇帝母亲性情温和,慈祥而贤惠,举止端庄,聪明睿智,她能力超强,上能承担管理宗族的重任,下能维护伦理纲常的正常运行,她像古代的二南一样,让异国他邦获得王化的文明,她像古代的三母那样,曾经辅佐先皇帝,成就治国的大业,她居安思危,深谋远虑,勤劳节俭,历尽艰辛,把新皇帝哺育成人,他抚育提携之恩,至高无上。
到了今天,新皇帝登基,一切规矩都是太后教导的结果,都彰显了祖先的遗训。因此得以天下太平,老有所养,少有所乐,幸福安康,都竭尽全力,对老人尽孝心。普天之下,最大的责任就是尊重老人,尊重老人是人间最大的美德。
为了彰显尊老的重要,表达最重的亲情,皇宫里因此派遣专门官员,草拟文件,为太后加上称号为皇太后。这是为了让宗庙永远延续,让亲情永远崇高,让远古的洛书为我们降福,让天下保佑我们平安,启迪后人,永享受宗庙的延续,上天的洪福!
元代也和历代帝王一样,有立皇太后的规矩,但是都没有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那么正式,那些女人有权有势,都是善始善终,因此朝廷发布通告,得以记录下来。太皇太后接受了崇高的封号,受到了王公大臣的朝贺,其中的繁文缛节,在此无法详细叙述。其实当时的朝廷局势,并不是一派大好,其实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新的变局即将发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