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极道人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出师矣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孟夫子一席话,让陈有鸟重新思考起己身与宗族之间的关系。

    以前他从道场归来,偏居一隅,走的是自力更生的路子。后又因缘际遇,使得修行突飞猛进,并最终坐到了云山观观主的位置上,达到了一个小顶峰。

    修行等于出家,加上原本与族里的关系就不甚好,相互之间,一向淡薄,倒也没什么。

    然而如今陈有鸟下山,要入世科举,顿时牵动无数神经,引起了众多注意。

    人活在世上,哪怕修行到了真人,甚至更高的道君,却也无法真正做到遗世独立。

    陈有鸟很清楚地记得,在道场那边,那些道长,以及真人等,身后都有着宗族的影子。

    毕竟现在,没人能真正成仙的了。

    也许,只有传说中的那些仙人才能彻底斩断尘缘,抛却一切,得道飞升吧。

    当前大世,没有仙人,只有非人。

    所谓“非人”,只是指存在的形式,最主要是指力量上的呈现,超越了凡俗的范畴。

    但归根到底,还是活在尘世的人儿,依然受各种规章制度制约,被道德准则所影响着。

    陈有鸟躺在床上想了一夜,往事前尘,种种因果,尽皆浮上心头:

    童年无邪,登山求道;

    求道不成,狼狈而归;

    魂穿时空,因缘际遇;

    再度叩关,登堂入室……

    当破晓时分,有公鸡长啼,日出东方。

    他霍然而醒,很多事情如同水到渠成般贯通开来,只感到精神奕奕。

    于是阴神出窍,洞察己身,发现阴神上清光崭然,道行竟又精深了一层,心境越发稳固了。

    不知不觉间,陈有鸟已经完成了从出家到入世之间的心境转换,并没有产生任何的心魔。

    这样的情形,在修行路上,十分罕见。

    人修行,修的不单是道法,更是心境。

    在某种程度上讲,心境甚至比道法还显得重要。

    出家入世,入道出门。

    看着玄乎,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身份位置上的变化。

    有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清浊之间,便代表着心境心态上的变化。

    心间,最难测地也。其中的翻转变动,最难把握得住。

    天下间,起起落落,又有几个真正能做到笑看风云?

    在低谷的时候,人是一种心态;历经艰辛,往上爬的时候,又是一种心态;最终攀登上高峰,居高临下,心态焕然一新。

    然而一不留神,翻滚落下了呢?

    重坠低谷的心态,不可能跟最初置身低谷时的心态一致了。

    于是心态失衡,各种心魔滋生,或心灰意冷,或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

    最终走向毁灭。

    陈有鸟从修行到入世科举,并非由高向低,不过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陌生的位置,亦非易事。

    环境不同了,规则也不同了,很多事情都得学习适应。

    在这个过程中,心魔无处不在,一不小心,便会在心坎滋生。

    自从上次化神,陈有鸟第一次感受到了心魔的影响,从此以后,他便各种小心。

    但心魔形态,本就千变万化,防不胜防。

    所以陈有鸟根本不知道下一次心魔会何时出现,又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

    他这次选择到草堂借住,读书明志,求学定心,也是抱着一份压制心魔的出发点。

    一夜思索。

    而今豁然贯通,精神奕奕,这是道心清明的表现,自然心魔莫能入侵了。

    往俗里说,就叫做“想开了”!

    起身洗漱后,与孟夫子同进早饭。

    草堂规矩:食不语。

    吃过之后,孟北流看着他,道:“观你颜色,比前些时日可开朗得多了。”

    陈有鸟问:“老师还会给人看相?”

    孟北流哈哈一笑:“修行者谓之‘望气’,占卜者谓之‘看相’,而吾辈读书人,一言以蔽之,‘识人’而已。”

    陈有鸟闻言,顿生受教之感。

    望气、看相、识人,这三者在本质上,不就是一样的吗?

    果然是异途同归。

    当下道:“昨日受老师教诲,夜不能寐,反复思索,幸得些领悟,想明白了些事。”

    “那就好。”

    孟北流微微颔首,然后又问:“可否一说?”

    陈有鸟就道:“在外,天时人力,皆需争取;在内,只求得一个秉持本心,知行合一罢了。”

    孟北流定定看着他,久久不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许久才叹道:“好一句‘知行合一’,你出师矣。”

    其年少得志,科举路上称得上一路青云,很顺利就高中进士,然而到了官场上却处处受制,郁郁不得志,然后弃官归田,弄了这间不同流草堂。

    望名知义,不同流,自去流。

    但实质上,却是放弃了的,躲在草堂里,等于是退隐。

    到底心有不甘,随后开堂教书,想教育出得意门生,好延续理念,代替行事。

    只是世界变动,早不同过往。

    学生们来草堂读书,进修,主要都是奔着功名而来,为的是考上科举而已。

    这一点无需忌讳,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只不过功名熏心之下,本心早不复存在。

    直到另类的陈有鸟来到草堂。

    最开始,孟北流收人,看中的是陈有鸟的诗才,写得实在是好。下意识地以为是陈有鸟曾在山上修行的缘故,虽然修道不成,却自然而然带着了一种脱俗的格局与才气。

    到了后来,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渐渐变化,并脱离了预想的轨道。

    孟北流虽然退居草堂,但经常跟士林上的友朋通讯,知道不少时事变化,对于天下大势的了解亦非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有时势,有秘辛,有人情。

    这些,都是历练,陈有鸟都未曾接触得到,这次前来科举,才算是蹒跚学步,刚刚开始。

    至于后面怎么走,能走到哪一步,就看陈有鸟的了。

    因此昨天交谈的时候,孟北流说很期待。

    却没想到,一夜之间,陈有鸟想通了事,直接说出“知行合一”这种话来,令得孟北流大感触动。

    果然不愧是修道有成的人。

    虽然对修道之事不甚了解,但修道与做人,不就是一回事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