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精校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 121 部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茗儿狠狠地送了他一个大白眼儿,娇嗔道:“谁有那么小呀,说我坏话,我告诉姐姐!”

    当着自己的心上人把自己说成小孩子,她当然不愿意了。说完这句话,茗儿飞快地瞟了一眼夏浔,心道:“他那时候就是见过我的,难怪……难怪我那么认真地和他说话,他却把我当小孩子打发,他一直当我是小孩子么?”

    茗儿下意识地挺了挺酥胸。

    “现在唯一堪虑者,便是战舰。”

    朱棣与他们回到帐中,简短叙说彼此离后情形,马上便读到了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朱棣紧锁双眉道:“梅殷驻营淮安,按兵不动依俺看来,那梅殷也是举棋不定,不知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投靠本王可俺若在长江北岸难以渡江,难保他不会改变心意,挥军来战。

    还有中都凤阳,也有常驻守军六万,这支军队如今也是按兵不动、观望着行色,一旦本王露出败绩或裹足不前他们也会趁机出兵的,可这舰只实在难找啊,一般的小船不要说无法把兵力尽快运送过江,也无法同朝廷水师抚衡,眼下朝廷水师近八万大军都督陈暄又是水师老将,甚受水师将士拥戴,军心严整,不容小觑。”

    “陈暄?”

    夏浔神色一动,说道:“臣知道这个陈暄,因为他与徐大都督关系密切,也受了牵连,一直被剥夺军职,闲适在家朝廷又起复他了么?”

    “不错!”

    夏浔想了想道:“殿下咱们有没有招降陈暄的可能?”

    这一路上,降将不少,夏浔这一问,朱棣心中怦然一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夏浔,紧张地问道:“有此可能么?”

    夏浔道:“臣以为,不防一试。陈都督受朝廷不公,且与徐大都督素有交情朝廷现在虽言徐大都督死手咱们的手中,如今郡主就在咱们帐中她是徐大都督的亲妹子,是当事人。如果殿下写一封招降陈都督的书信,再附上小郡主的亲笔信,说明徐都督被杀真相,陈都督未必就肯再为朝廷卖命!”

    “好!值得一试,如能成功,本王不只可得一支水军,更重要的是,这长江天堑便不再话下,渡江船只,尽可有之了!”,

    朱棣欣欣然拍案而起!

    南军水师大营,正日夜整顿军伍准备出战的陈暄突然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经过亲兵通报之后,这位客人被引进了他的中军大帐,谁也不知这人是谁,更不知他对陈暄说了甚么,一个时辰之后,这位客人便离开了。陈暄独自在帐中待了一个下午,谁也不见。

    当天晚上,陈都督的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受命传见的,都是陈暄多年的老部下。

    一连三天,参与会议的将领越来越多,都是各艘战舰的主要将领。

    四年来武将们日受压迫,权柄地位江河日下,眼下燕王又是气焰熏天,众将领早就有了两可之意,他们多年的老上司一说出欲投燕王,众将哪里还有拼命死战的决心?陈暄虽然存了小心,分扯传见,以摸探众将心意,可是一路试探下来,几乎没有遇到一个坚决反对,誓死与战的将领。

    陈暄暗暗一叹,心道:“非是武将畏战怕死,观此情形,实是朝廷人心已失啊!”

    这一来更坚定了陈暄的决心,他坐在帅案之后,沉声说道:“朝廷无道,致有今日,燕王殿下亦是先帝骨血,我等投靠燕王,有何不可?况,本督能有今日,全靠徐大都督提携,我这里有中山王府小郡主的亲笔书信,徐大都督惨死于皇帝剑下,以朝廷堂皇所在,竟尔使此下三滥手段,栽脏与燕王。这朝廷哪里还有一点朝廷的样子?

    于公于私,为我三军将士性命,为我武将勋臣未来,为了替徐大都督报一剑之仇,本督决定,明日归降燕王,各位袍泽与我相交多年,有不愿往者,本督概不强求。人各有志嘛,不愿意随本督投燕王的,现在可以站出来,本督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明日本督起兵之时,尔等便可自行离去,有没有?”

    陈暄扫视了一圈,帐下诸将一动不动。

    “好!”,

    陈暄霍然站起,抽出一支令箭,双手一折,“喀”地一声将那令箭一折两半,厉声道:“那你我兄弟,明日便一同易帜,本督今日把话说在头里,有临阵违心、再生悔意者,有如此箭!”

    “末将遵命!”

    众将轰然应喏,陈暄绷紧的脸色便缓和下来,微笑道:“大家都坐吧,燕王素来厚待功臣,我等顺大义,降燕王殿下定然不会亏待了大家的。”

    副将姜明想了想,迟疑道:“都督,咱们兄弟都是都督带出来的兵都督往左,咱兄弟自然不会往右。不过“…………小弟听说,前番庆城郡主曾往北军营中议和,皇上愿划江而治,割半壁江山与燕王,燕王不允只要杀三J。如今咱们投靠了燕王,一旦靖难事毕,燕王重回北平,咱们兄弟怎么办?咱们是水师,别的兵将可以跟着燕王殿下走咱们若去了北平,“没有用武之地呀!”

    陈暄瞟了他一眼,“哼了一声道:“蠢货!燕王已和皇上撕破了脸皮,待得兵临城下,诛杀方黄,燕王会就此罢手,回返北平么?就算燕王肯,那许多追随燕王,披肝沥胆、浴血沙场的将士们肯么?时至今日,燕王一旦过江取了金陵做不做皇帝,就不是任何人可以决定的了,而是天意!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皇帝无道,自哼哼道者取而代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天下,该易主了!”

    “哦,“呵呵……”……末将明白了!”,姜明摸着后脑勺,憨笑地点点头。

    他真的这么蠢么?这么蠢的人又岂能为陈暄心腹副将!姜明装傻充愣,不过是替一些没有想清楚的人问出了他们想问的话。告诉这些人,他们要投的,不是北平的燕王,而是未来的天下共主,这是从龙之功,千万不要再三心二意患得患失了!

    众将果然都振奋起来:“是啊,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燕王的光芒炽烈得已经完全把皇上的光辉遮掩住了,这天下,是该易主了!”

    翌曰

    “看呐,看呐!那是我大明的水师舰队!”,

    沿江布防的盛庸军队忽然看到上游有大量的舰船顺江而下,舶护相衔,施旗蔽空,金鼓大震,登时兴奋起来,纷纷涌出军营,站在江边观看。

    “嘿!看这大舰,这是我们的水师,有这样的水师,燕军再厉害,也过不了长江!”

    “那是,不要说十五万兵马,就算他有一百万大军,都是些北方的旱鸭子,想过江?够填江的么?嘿嘿!”

    士兵们指手划哼脚,议论纷纷,这是振奋军心的事,所以上头也无人管他们。

    无数的战舰驶过来了,横鱼于整条江上,然后同时转向北岸,南岸将士都屏息看着:“水师要进攻燕军了么?可燕军还没渡江啊,水师再厉害,总不可能上岸做战吧?”

    就见那战舰齐刷刷驶向北岸,中间最大的一艘战舰上,陈暄身披战甲,背系腥红的披红,按剑站在视桥上,一声令下,各艘战舰上的大明旗帜齐刷刷地落下来,紧接着,燕字大旗冉冉升起。

    南岸官兵看得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那遮天蔽日,无数的船舰,就这么一艘艘地驶向北岸,所有的人都傻了:“水师……投敌了?”

    那边那轮红日,刚刚升到一竿高处,红彤彤的阳光,洒得江山金蛇乱舞,一片殷红。

    南岸将士心中不由自主地浮起一个念头:“燕王要过江了,再也没人能阻挡他的脚步!”

    遥远的西方。

    克拉维约站在山巅上,眺望着山下的营帐,营帐一座连着一座,从天边到天边,无沿无际,无数的战马群,在这连天的营帐前云一般飘过,连天无际的营帐仿佛一座座钢铁的堡垒,一动不动。

    克拉维约爵士一手叉着腰,惊叹地按住了腰间的细剑,他是一个剑术高超的击剑家,可是在这样宏伟的景观面前,他甚至不敢让他的剑碰响他长靴上的铜环。

    撒马尔罕,贴木儿大帝的王国,竟然是这般的壮观,与之一比,自己君主的都城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这时,他看到几个骑士从远方奔来,直趋贴木尔大汗那座巨大的营帐,便连忙走下山坡,向那营帐走去。他是西班牙王国卡斯提尔陛下派来觐见贴木尔大帝的使节,久闻贴木尔大帝纵横天下,所向无敌,拥有世界上最令人胆寒的军队,可是直到这里,亲眼看到这一切,他才相信传言不虚。

    “也许这位大帝只要愿意,他信手一指,他强大的军队就可以征服他们的战马可以跑到的一切地方。”克拉维约走进大帝的营帐时,惊叹地想着。

    帐中的布置十分繁华,巨大的营帐中,到处都是珠光宝气,似乎普天下的财宝尽已集中在这儿。

    贴木尔大帝,那个令人胆寒的跛子,正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很严肃地听着他的臣子向他禀报消息,目光炯炯。克拉维约已经到这里好几天了,大家都熟悉他,他也不敢多说,连忙在一旁站下,观察着那几个人。

    那几个人风尘仆仆,看他们的装束,应该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过来的,可是他们精神奕奕,克拉维约很清楚,贴木尔大帝的战士们,只要站到他们伟大的君主面前,哪怕是鲜血流尽即将死亡,也会这般精神奕奕,他们的大帝,无异是他所有战士心目中不败的战神,是的,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正向贴木儿大帝禀报消息的人恭谨地以手抚胸,向大汗行过礼后,便马上禀报道:“奉大汗之命,我们潜进明国,已经尽可能地搜集了他们的情报。东方那个大帝国,伟大的开国君主朱元璋皇帝已经过世了……”

    “朱元璋过世了么?那个把大元帝国的皇帝及其臣民像狗一样撵出中原的朱元璋,已经死了?”

    贴木尔大为震惊,禀报消息的人恭谨地道:“是的大汗,现在统治明国的,是他的孙子,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哦!太遗憾了,真是太遗憾了,这几年,我忙着征服东察合台、西察哈台、金帐汗国、花刺子模、波斯伊儿、土耳其、德里苏丹(北印度),一直没有腾出手来,我本来是想把这个开创东方帝国的皇帝,做为我最后的对手的……”

    老贴木儿惋惜地叹了口气,又抬起头来:“好啦,对我说说,这个帝国现在的情形。”

    “是,大汗,这个国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臣无法了解清楚,可是从臣经过的那些地方密集的人口来看,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不为过。他们的皇帝,大概拥有一百五十万的常备军队,打仗的时候,他们大约会留下一百万军队守卫他们宽广的国土,调动做战的军队大约有五十万。他们那里,每一座城市,都有坚固而高大的城墙,在城墙周围会有河流环绕……”

    显然,老贴木尔的探子曾经深入大明疆域,做过一番调查,说到最后,他又说道:“臣在回来的时候,在明帝国的北方,有一位藩王正在造反,不过相对于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那个藩王弱小的可怜,他就像雄狮脚下的一只兔子。

    我想,他现在应该已经被明帝国的铁骑辗得粉身碎骨了。总得来说,这是一个统一的、政权非常强大的国家,大汗,恕臣说句不恭的话,臣以为,在大汗的所有对手里面,明国将是您最难征服的敌人!”

    老贴木尔眼中S出了湛湛的光芒,就像一头垂老的雄狮,在追求最后战斗的辉煌,激动的血色晕红了他的脸,以致他脸上的老年斑显得更形突出:“那好极了!我会去那儿的,我要征服那里,我将证明,我才是世上最强的。记住我说的话,世界虽大,却容不下两位君主,能够留下来的那位君主,只能是我!”,

    老贴木尔挥舞着手臂激动地嚷着,他扶着瘸腿走开,在软绵绵的波斯地毛上坐下,一个娇媚动人、面蒙白纱、露出妖娆的小蛮腰和性感肚脐的金发波斯女郎立刻跪倒在他面前,轻轻为他摇着腿。

    老贴木尔喊道:“乌兰巴日,乌兰巴日!”,

    帐外走进一个人来,以手抚胸,恭谨地道:“我的大汗!”

    这个乌兰巴日正是当初在北平城想要用炸药炸死燕王一家的希日巴日的二哥,万里迢迢,他终于找到了他仰慕的英雄,并投到了这位君王的帐下。

    老贴木尔兴冲冲地道:“听着,你马上去,给我探明一条通向大明最快的捷径,再到大明去,给我弄到他们更详细的信息,哦,最好有一张地图,那儿太远了,我可不想带着我的军队走冤枉路。”

    他看到站在一旁的克拉维约,忽地灵机一动,兴奋地道:“对了,我可以给你一个使节的身份,你以我的名义,去见见明国的皇帝,这样,你就能了解到最详细、最有用的信息。”

    老贴木儿歪着身子躺到了柔软耻绒的毛子上,嘟囔着:“等我解决了奥斯曼帝国,把拜牙那个白痴抓回来,我就去,我会去东方,征服我最后的对手!等着我,老贴木尔,会来的!”

    第401章 兵临城下

    朱棣过江了。

    形势陡然逆转,现在变成了燕王有船而朝廷无船。

    盛庸沿江布防的军队眼睁睁地看着北军浩浩荡荡过了大江。

    其实,以盛庸沿江布防的力量还可一战,毕竟对一支抢滩登陆的军队来说,早在岸上修筑了许多工事的另一支军队更占先机,而北军最厉害的骑兵也用不上,但是南军的战意已荡然无存,不管盛庸驰马三军,如何的呐喊激励,士兵们根本没有战斗的勇气。

    他们端矛持弓,跃跃欲试,只是在等,等着北军冲营的刹那,那刹那,就是他们发一声喊,脱离将官束缚,各自逃奔东西的机会。

    大厦将顷未顷,猢狲已先散了!

    北军抢滩登陆,既不能骑战马也不能披重甲,第一支冲上岸来的队伍迎上的正是盛庸安排在最前面的嫡系部队,这也是他最忠心的部队,如果他能打退一次北军的进攻,或者还能挽回一此三军士气,奈何,好钢用在刀刃上,朱棣安排的冲锋队只有八百人,却是八百罗汉!

    船刚靠岸,从舰船上便跃下许多身穿灰色僧袍,头顶光光两排戒疤的和尚。

    这是朱棣打到河南的时候,持道衍大师亲笔信,登嵩山少林寺,拜访道衍大师的好友戒空方丈得来的一队僧兵口僧兵只八百人,但是个个武艺精湛,关键时刻,堪能起到燕王的三千朵颜铁骑冲锋陷阵的效果。

    这是自十三G僧救唐王以后,少林僧兵头一回再次出现在两军战场个龙精虎猛的大和尚挥舞着戒刀、哨棒、方便铲,两袖鼓足了劲风,好象一头头鹞子似的扑进了盛庸的中军,燕王的大队人马紧随其后,只一柱香的时间,盛庸牢不可破的中军防线便崩溃了。

    随即,就好象高塔上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被撤走,整道防线轰然例塌,南军溃不成军,来不及逃走的纷纷举械投降,盛庸眼见势不可为,只领着几十名亲兵落荒而逃。

    “殿下,咱们直扑金陵么?”

    邱福、朱能等大将拱卫着朱棣登岸,兴冲冲地问道。

    “不!镇江乃帝京咽喉,如果直扑金陵,须防其自后掩杀,那里还有数万精兵,我们要先取镇江,再围金陵”,当他的双脚重新踏上长江南岸,朱棣的信心也陡然暴增,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既已过江,来自淮安梅殷、中都凤阳两路明军的威胁便不复存在,成功也唾手可得,那语气便异常沉稳、坚定起来。

    镇江守将是童俊。眼见朱棣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童俊不知无措,紧接着,燕军停在城下,几封书信S进城来,这都是扬州、高邮、通州、泰州、江州的守将以及水师都督陈暄的书信,这些将领要么与童俊私交甚笃,要么也是打过交道的,他们现身说法一通劝降,童俊从善如流,立即解甲归降,朱棣兵不血刃便取了镇江,兵马一直打到龙潭,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才转向金陵。

    听说燕王过了那可当十万兵的大江,朱允炆骇得魂不附体,求计于众文武,根本无人献策,朱允炆无奈,只得遣曹国公李景隆、兵部尚书茹瑺和都督王佐赴燕军大营再度议和。这三人中,除了都督王佐,另两位都是议和派领袖,燕军兵临城下,朱允炆这一回是真想议和了,他宁可割让江北半壁江山,只求这位被他惹毛了的四叔赶紧撤兵。

    朱棣一身戎装,营帐未立,就在军中接见了他们。李景隆神色从容,毫不慌张,他是早已降了朱棣的,眼下朱棣成功在即,他心里只有欢喜,哪会惊慌失措,不过茹瑺虽是他的盟友,却还未曾归降,都督王佐更是主战派,派来做副手,实际上是监视他们的,他也不敢当面表示什么。

    只是看到站在朱棣身边的夏浔时,李景隆向他深深地望了一眼,眸中满是感激地意味,是的,他很感激夏浔,如果不是夏浔策反,他哪有今天,燕王一旦得了天下,他就是从龙之功,如此恩德,往日里因为一个女人和夏浔产生的芥蒂早就一扫而空了。

    朱棣骑在马上,看着跪在面前的三位朝廷使臣,冷笑道:“公等来此,有何贵干?”

    茹瑺看了李景隆一眼,见他不说话,只得惶然俯首道:‘臣等奉皇上之命’前来向殿下求和,皇上愿依前议,尽割江北之地,与殿下分踞长江南北,共掌天下,只要殿下应允,皇上可以先行诏告天下,再请殿下退兵。”

    朱棣仰天大笑,笑声未歇,便把虎目一瞪,凛然道:……俺朱棣以前毫无过错,皇上却无端加罪。皇考封俺北平藩国,皇上却受J臣挑拨,不但欲夺俺封地,还要把俺变成阶下之囚,朱棣奉天靖难,所求只为除J,前次庆城郡主来,本王已将‘J佞榜’奉与陛下,只要陛下尽诛榜中J佞,朱棣立即退兵,若是办不到,那朱棣就依起乓靖难时告示天下之言,亲自去金陵,铲除J邪!”

    “殿下……”

    茹瑺还待再说,朱棣拂袖道:‘去吧!”

    三人不敢再言,唯唯站起,李景隆站起身,有些不安地看了夏浔一眼,夏浔向他飞快地笑了一下,不引人注意地点了点头,李景隆心中顿时安定下来,忙也做出一副惶然模样,随着茹瑺和王佐退了回去。

    看着三人走远,夏浔拨马到了朱棣面前,说道:,殿下此去恐怕是非入城不可了,殿下可曾想好,如何面对皇上?”

    要知道,燕王起兵靖难,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的,那么等他到了南京杀了那几个榜示天下的……”J佞”之后又该如何?取天子而代之口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朱棣可以以靖难的名义与天军一战,理直气壮,不怕人背后诟责,可是如果把侄儿踢下皇位,那可真就说不过去了。

    眼下朱棣最犯难的就是这件事,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除掉方孝孺等人后他真就回兵返北平?那是不可能的,白痴都不会那么干,打蛇不死,后患无穷,难道等皇帝缓过气来,再搞一次靖难么?何况,时移势变,到了今天,皇位唾手可得,昔日他是敢想而不敢做,现在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取而代之,对那皇位他又如何不动心?

    可是让他头痛的,恰恰是没有名义,面对夏浔这样的心腹,朱棣自然不必掩饰自己的野心,一听这话,双眸便是一亮,忙问道:“文轩欲待如何?”

    夏浔道:“臣想,抢在殿下大军之前,先行潜回金陵,见机行事。

    朱棣是个聪明人,闻弦音而知雅意,有些话他也是不方便明说的,故而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好,你自去安排,需要本王有何配合,只管一一言明。”

    夏浔笑笑,拱手道:“殿下这里该怎么打还怎么打,无需有所顾忌,臣只要进了金陵城,便可调动飞龙力量,此非两军对垒,有他们,就足够了。”

    李景隆、茹瑺、王佐三人回了南京城如此这般一说,朱允炆面色惨白,曾几何时,燕王朱棣步步退缩,交出兵权、交出燕山三护卫、交出三个儿子为人质、跑到北平街头装疯卖傻,只求他能放弃追迫,谁会想到今时今日,他反过来欲割半壁江山亦不可得。

    眼见朱允炆神情惨淡,众文武缄口不言,方孝孺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皇上,为示皇上求和诚意,不若…再请诸王去为陛下议和罢,各路勤王之师还在途中,大势未必不可为,只要能拖延些时日,战局说不定还会再起变化。。

    朱允炆现在是全无主意,形同木偶,一听方孝孺的建议,管他有用没用,立即照办,随即下诏,令谷王朱橞、安王朱楹等王爷再往燕军大营求和,听说兄弟们来了,朱棣开营帐相迎,请他们入帐,摆开酒席,盛情款待。

    谷王朱穗刚刚说明来意,朱棣便大笑道:“诸位皇弟,请你们好好想一想,陛下这话是真心话么?”

    朱橞硬着头皮道:……皇兄明鉴,以弟等看来陛下确有议和诚意……”

    朱棣夷然一笑,说道:“朱棣挥军南来,只在擒拿朝中J臣,今J臣未获,若就此退兵,朱棣如何向天下交待?如何向四年来百战沙场血染征袍的无数忠贞将士们交待口……”

    朱橞还要再说,朱棣睨着他道:“十九弟,咱们是兄弟手足,当初皇上受J臣蛊惑,*得你十一哥全家自焚,惨不忍睹口你五哥、七哥、十二哥迄今还关在牢里,如果不是俺忍无可忍,举兵靖难,你我兄弟今日还能在这里吃酒么?说不定你我早就关在凤阳高墙之内,一墙之隔,亦不得见。”

    朱橞听到这里,住口不言,朱棣又扫了几个弟弟一眼,说道:“众位兄弟,你们好好想一想,皇上自登基以来,对咱们这此至亲,可有一丝骨R之情?今日皇帝要你们来向俺议和,昨日他待你们又如何?四年来,你们在京城里,在他眼皮底下,夹着尾巴本本份份,尤惧陛下再下毒手。

    今日你们欲为皇上解围,俺这大军一撤,勤王之师赴京,谁来为俺解围?待俺朱棣被朝廷剿灭,那时,皇上的屠刀架到你们的头上,谁又会为你们解围呢?你们今日要保的那班J臣?他们只恨俺朱明皇室一干宗亲,不能死光死绝!……

    诸王闻言,沉默不语,朱棣举杯道:“兄弟们,为兄这番话,你们好好想一想。好了,你我兄弟今日难得重逢,今日只论手足之情,不议军国大事,军中酒席简陋,迁就一下吧,等来日金陵城里,咱们兄弟再同席畅饮!”!~!

    第402章 再入金陵

    朱棣气势汹汹,直*金陵而来,朱允炆思来想去,只有那一招既是缓兵之计、又可以坐实了燕王实乃篡逆的“分天下”的招数,可是面对朱允炆的出招”朱棣也是只有一招奉还:“不要天下,俺要J臣!”

    议和派铩羽而归了,诸王议和又是铩羽而归,这一次不断铩羽而归,而且诸王被朱棣的手足之情打动,仔细想想,这几年来他们在京城里夹着尾巴做人,如果不是皇帝忙于收拾燕王,难说他们不会早被安个莫须有的罪名投进了大狱,所以这一遭劝和”不但没有打动朱棣,反而让他们悄悄地站到了朱棣一边。

    朱允炆这几年还真是对不住这些人”皇帝手下那么多将领不战即降,他们都是因为怕死么?这才立国三十年”很多军中将领都是百战沙场累功升迁上来的”哪有一个怕死的?仍在各地的藩王迄qi今不见一个来勤王”不管是燕王弱小的时候,还是如今气焰熏天的时候,从始至终就没有一位藩王站出来响应皇帝,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父母: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勋戚、武将、皇室,这三支强大的力量都被朱允炆伤透了心”他唯一重视的就是文臣,可文臣们这时候能起的作用实在有限,听了诸王的回报,朱允炆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惧,在金殿上便放声恸哭起来。

    众官员见皇帝如此失态,终于有些动容了。便有官员出班献计”劝皇上逃到四川去,他的理由是,凭借天府之国的险要地势和粮米的充足,足以导燕王再战;但是马上就有人反对,提出应当逃到浙东去,因为皇上继位之初,便削减了浙东税赋,甚得那里地主豪强的拥戴,那里又是大多数文官的故乡”根基牢固;

    浙江籍的官员刚说完,又有湖湘籍的官员劝皇帝逃到湖湘荆楚一带,那里现在有位宁王,宁王也是一位善战的王爷,只是,自从宁王遵从圣旨被改封荆州之后”只给了他三百个卫兵”一直安份守己”在那儿栽花养草,如今情势危急,不如退往湖湘”把兵马交予宁王,请宁王出马”以藩王制藩王。

    朱允炆是个没主意的人,这些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个听着都有些道理”朱允炆彷徨无措”想找个自己最亲信的臣子问个准主意”可是闪目望去,面前只杵着一个方孝孺,那齐泰、黄子澄早就派了人去召他们还京,居然到现在还未赶到,一股怨气油然而生。

    朱允炆双泪长流”瞪着方孝孺”顿足恨声道:“事出汝辈,而今皆要弃朕而去了吗?”

    汝辈是何辈?首倡削藩的是黄子澄、齐泰,现在都不在京里,另一个急先锋是方孝孺,听到皇上这句话,方孝孺可有些吃不住劲儿了,他站在文臣班首,往对面一看”正看见李景隆站在那儿,神情悠闲”怡然自得”不禁怒由心生。

    方孝孺一指李景隆,厉声道:“坏陛下大事者,此贼也。

    如非是他”我朝廷数十万雄兵,怎会尽丧于北疆,朝廷怎么会有今日窘境,皇上,当杀此贼,以谢天下!”

    说着怒不可遏地扑上去,揪住李景隆就打。李景隆终究是个武将出身,真要动手,一脚就能把方孝孺踹趴下”可他不敢,万一激怒了皇帝,真个下令把他杀掉,现在燕王可救不了他。李景隆只好装孙子,抱头护住要害不理,其他文臣中有人想起李景隆两番大败,致有朝廷今日局面”也是怒不可遏地上前带抓带挠。

    “够了!”

    练子宁气得嘴都歪了,方大儒也太不着调了,这个时候,你把李景隆活活分了尸有个P用?皇上的危局是燕军兵临城下,这事儿没人想主意,推卸责任倒是奋勇争先。

    练子宁一声大吼制止了众文官,李景隆抱着头从地上慢慢站起来,掸掸袍服,看起来衣袍发型有些乱,身上脸上却没甚么大事儿,打人的那几个老朽大概平时运动太少”一个个倒是累得呼呼直喘。

    练子宁拱手道:“皇上,金陵城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守上一年也不成问题。燕王兵临城下,仗得只是一个快字,待我朝廷各路勤王之师一到”金陵之围必解,故而当前之计,应当立即调兵遣将,将城外各路兵马尽数收拢入城,只要金陵城守上一个月,足矣!”

    这样一说”方孝孺不由眼前一亮,连忙附和道:“不错,练大人所言有理”皇上可以将城外兵马与百姓尽皆调进城来,焚去周围一切房舍、树林”燕兵没有攻城器械”我城中守军背倚坚城,还怕守不住么?铁铉守济南都能坚守三个月,耗退了燕王,皇上亲自坐镇于此,士气军心哪是铁铉能比的。

    只消咱们守上一个月,中都凤阳的六万大军,淮安梅驸马的四十万大军,以及各路勤之师都会纷纷赶到,燕王纵不大败”也得逃回北平去!”,朱允炆闻言大喜,连声道:“不错,两位爱卿所言有理,就依两位爱卿所言,立即施行,立即施行!”

    从神策门、金川门、钟卓门”穿过龙江驿,绕过狮子山,再到城西仪凤门,金陵十三城门D开”每座城门前蜿蜒数十里,人喊马嘶”非兵即民,络绎不绝地往金陵城中迁去。金陵帝都,笼罩在一片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气氛之中。

    正是炎炎夏季”无数的百姓扶老携幼,在官兵的*迫下,挎着一个小包袱流着泪迁往南京城”刚刚进城不久”这些人家的青壮劳力又被官兵挑出来,在官兵的监视下离开金陵城”拆毁所有的房屋,用小车推送砖石,用绳索肩负粱木,把这些东西运回城去以备守城之用。

    金陵是帝都,周围的村镇都是比较富裕的所在,可是须臾之间”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变成了一片废墟。百姓们在烈日下搬运劳作,许多人饥渴中暑,倒毙路旁,这时也无人顾及掩埋了,有那来不及拆毁的房屋和山林”尽都付之一炬,到处都是烈焰焚天”风一起”灰烬处处,把那因劳累过度倒毙路旁的民夫尸体都染得黑乎乎的。

    百姓们眼看着房舍烧毁拆掉,商贾们眼看着店铺被抢光砸烂,却只能默默流泪”在官兵们的押送下,甚至不敢痛骂一句。

    当然”也有闻讯知机得早”提前收拾了金银细软逃之夭夭的。谁都知道燕王的目标是金陵城,如果能逃走,谁愿意去金陵城陪死?铁铉守济南”百姓饿死无数的事情”他们已经听说了。

    江宁县,双桥门。

    临桥便是一家酒店”名叫“双桥脍鲜馆……”专门经营河鲜,尤其是河豚”这家的大师傅料理的特别地道,这家店在这儿经营几十年了,还没听说豚鱼收拾不干净”让客人中毒的,所以虽然只是中档酒馆,有时为了尝鲜,城中的豪商巨贾也会到这里一尝品味。

    因为这家店在金陵最外围”皇帝圣旨一下,命令百姓们全部迁入城中,外围建筑能拆就拆,不能拆就烧,消息传开后,这里许多人家马上就逃了,脍鲜馆的掌柜也收拾收拾金银细软,领着全家老少跑路了。

    官兵们一路搜罗至此,大多数人家已经逃掉。一个小校走进“双桥脍鲜馆”,迎面正撞上两个背着包袱匆匆跑出来的年轻人,那小校立即拔刀道:“甚么人?”

    两个青年汉子一见,连忙道:“军爷饶命,我们我们是这店里伙计。”

    小校一看二人打扮穿着确是小二的服饰”便收回了刀,问道:,“你们急匆匆的,这是干什么?”,前边一个小二登时叫起了撞天屈:“军爷啊,我们是这家店里小二,掌柜的没良心啊,收拾收拾领着全家人跑掉了,工钱都没结算。我们兄弟两个实在不忿,所以……所以……”

    “嗯?”

    那小校把眼一瞪,另一个汉子忙陪笑道:,“我们我们只是搜罗了些家活什儿,抵作工钱的。”

    小校看了看两人背得包袱”用刀背敲了敲”丁当作响,竟是锅子、菜刀一类的东西,他又看看二人体形,说道:“不错,身强力壮的”你们别到处乱跑了,皇上有旨,金陵外围百姓全部内迁,固守金陵城,你们两个,跟我们走,回去守城。”

    “啊?”

    两个小二一听骇得魂不附体,连声乞求”那小校哪里由得他们哀求,厉喝道:“胆敢不遵圣旨”概以乱匪同党论处,信不信我一刀砍了你们。”

    两个小二听了不敢再言语”嗫嗫嚅嚅的好不情愿。那小校四下一看,也没甚么搜罗的,搜罗到外围,一共也没抓到几个壮丁,如果拆房子”这大粱少不得自己也要去扛,这么热的天、这么远的路,那可够要命的”便用刀指挥着两个店伙计道:,“烧了烧了,马上把这酒楼烧了,跟着我们回城!”

    两个店伙儿在官兵的*迫下,被迫引燃了酒楼,跟着他们向金陵城走去。这一路过来”官兵已经抓了些准备逃难的百姓,回去的路上”又截住了些跑得晚的人,此时十三城门D开,只管往里抓人,那两个伙计混在这些百姓中顺利地进了金陵城。

    一进城门,两人便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目中都有微微的笑意”他们是夏浔和纪纲!

    城中到处是人,拥塞不堪一片混乱,趁着这眸子乱,两个人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第403章 大难临头

    燕军围城了。

    四年靖难,百战沙场,今天,他们终于杀到了金陵城下。

    大局既将砥定,三军士气饱满,同城头守军的慌张气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无数的士兵光着脊梁,在烈日下忙碌,兴奋地用他们急行至金陵城下,南军仓惶弃下的房梁大木建造着攻城器械,阳光照在他们黑黝黝的肌肤上,汗水闪闪发光。

    燕字大旗在烈日下竖得笔直,燕王大军在金陵城下扎下十里连营,旗幡招展、营盘连天,那威风气势,令城头守军望之丧胆。

    朱棣沐浴更衣,换上了隆重的藩王袍服,头戴翼善冠,身穿朱红色蟒龙袍,盘领窄袖,腰系玉带,在数十位猛将的拱卫下巡视城下阵地,所过之处,将士欢呼,如同大海狂啸一般。

    朱棣策马扬鞭,正前方,就是雄伟壮观的帝京金陵,东面的钟山像盘龙一样蜿蜒环抱,西面的石头山像猛虎一样雄踞在大江之滨。浩浩的长江从金川门下向东北方向流去。城内东南角那一片金光耀眼的楼台殿阁便是皇城。触目所及,朱棣禁不住心怀激荡。

    塞上的飞雪,白沟河的明月,德州城下的快马、济南城前的战车、东昌城下的惨败,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四年了,从皇帝的步步紧*下拼死一搏,到如今兵临城下胜券在握,多少次亲临矢石,多少次险死还生,而今,他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一刻。

    八十万大军没有挡住他,长江天险没有挡住他,金陵的城墙,能挡住他前进的步伐么?

    金陵城里,无数的王公大臣、文臣武将,都惶然等待着最后的命运,到了这一刻,谁都不相信金陵还能守得住了。的确,金陵比济南城更加坚固更加雄伟,可是时移势移,再坚固的城墙,总要有人来守,现在谁还有勇气和燕王一战。莫说是铁铉,当今皇帝就在城里,也无法鼓舞三军士气了。

    翰林编修吴溥家的院里,浓浓树荫下,一桌酒菜,几个好友正忧心忡忡地谈论着当下的局势。

    在座的有主人吴溥,还有客人胡靖、王艮、李贯,另外一个个头最矮、其貌不扬的,却是他们最佩服的大才子…解缙。解缙,这个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大名士,在兰州吃了三年多的苦,后来经由他的好友礼部侍郎董伦不断为他活动,总算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从兰州调回来了,现任翰林待诏。

    席上,针对时下局势,大家都在高谈阔论,几乎众口一词的,都不认为金陵城还能守得住,王艮黯然泪下,对胡靖、李贯和胡溥道:“建文二年,你我四人一同中了进士,位列头榜前四名,本以为,你我从此可以报效国家,想不到才两年功夫,国家竟落得这般模样……”

    胡靖心道:“报效国家,与建文和燕王谁做天子有什么干系,都是朱明皇室,待燕王坐了天下,难道他不需要臣子为他打理江山么?咱们又没架秧起哄的嚷嚷削藩,燕王的‘J佞榜’上二十九人,可没有你我的名姓,伤心个什么劲儿?”

    可是,他们学的都是道德文章,这种话自然不能说出口,忙也跟着附和两句,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这种漂亮话儿真要说出来,他比王艮说的还要好听。解缙冷眼旁观,似笑非笑,却是叫人难以看出他的心态。

    他对这位建文皇帝可谈不上什么好感,当初让他去兰州吃土的就是这位建文帝,而今,托付好友活动,总算是回了南京,不想刚回来就碰上江山易主的事儿,他不在乎,他的满腹才学、一腔报负,在建文帝手中根本得不到施展,这个翰林待诏做了也有两个月了,他没机会替皇上拟过一道诏书,那活儿都被方大学士包了。

    天要变了么?日升日落,与他何干?

    曲终人散,几个文人对当前困局无力回天,只能发上一番感慨便各自回去了。吴浦的小儿子已经九岁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