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移中天,万籁俱寂,皇帝朱标搂着浑身散发着温馨的皇后杨氏。
月光透过窗棂,挟带着春夜泥土的气息,把窗台上的花影,投在这幽暗的寝宫之中,竟然显出一些绿意,皇帝朱标轻轻地抚摸爱妃的脸。
“蝶儿,朕许久没有过来了吧?”皇帝朱标喃喃自言自语地说。
“皇上日理万机,不沉溺于后宫,乃是天下万民的福分!”皇后杨氏把头枕在他的怀抱里,在其耳边轻轻地说:“臣妾也想为皇上分忧,可是祖制后宫不能干政,臣妾也只能默默为皇上祈福……。”
皇帝朱标从皇后杨氏话意中听出一种寂寞和不甘,心里生出一种警惕,但是在紫禁城中,像是皇后杨氏这样的妃子不少,尽管他一直排斥后宫的数量,已经压制到最低限度,但是按照规定,还是有二十七名妃子。
大部分时间,皇帝朱标只当这些妃子是一个摆设,早已经过了初纳时的新鲜,在他的印象里,这二十七个妃子他好像还没有临幸一遍。有几个妃子自从进宫以来,他甚至连见都没有见过一面。
他不觉得愧疚,也没有时间愧疚,他的时间都在琐事中度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不多,这也不由使他从心里开始崇拜父皇朱元璋的能力来,父皇死后,后宫遗留下的后妃还有近五十人,他是怎么在繁忙的国事中,抽空出来临幸,还生了二十多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呢?
相比之下。皇帝朱标就有些自愧不如,到现在为止。他的后妃加上马皇后共二十八人,但是才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长子朱雄英是马皇后所生,次子朱允炆是吕氏所生,皇后杨氏则又为他添了一个公主。
最近几年所纳的后妃,根本无所出,也不由让皇帝朱标有些汗颜,首先来说,皇帝朱标不是那种**的人。相反,他有着男人天生的劣根性,那就是从内心深处希望老婆多多益善。并且都忠于自己,而且还毫无怨言,这可能是每个男人心中的梦想。
现在皇帝朱标实现了,但却发现无趣之极,他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也许是得到的太容易了吧,身为皇帝如果想要女人,只要有精力,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按时上下朝,及时处理朝政,就连方孝孺也不会说什么。因为那老夫子也有好几个妻妾。
而每个入宫的女子,也是对他千依百顺。想方设法讨皇帝的欢心,如果他想临幸那个妃子或者秀女,甚至连暗示都不用暗示。心愿就会达成。但是这样有意思吗?皇帝朱标想了很久,才发觉。原来男人不是想要许多老婆,而是想要许多所谓的爱情而已。
而作为皇帝。最不可能有的就是爱情。小维和皇后杨氏是他做皇太孙时,在民间认识的唯一的两个女子,也等候了他很久,可以算是爱情吗?皇帝朱标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如果不纳这两个人,天下之间就没有人敢娶她们。
小维和皇后杨氏没有选择,如果有选择呢?皇帝朱标想,自己真的是一个十分无趣的男人,每天生活十分规律,上朝、下朝、御书房、各处衙门、内阁会议等等很多事情也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真正能给这些妃子的,无非也就是锦衣玉食和家族的稍微荣耀而已。
但是这些妃子所付出的代价是一生,每次他去皇后杨氏和小维那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表露出万般的惊喜,然后又陷入了公式化的程序,用膳、谈天,就寝。最后天亮起床之后梳洗,可能随后的几天都不会见到一面。
特别是最近日本、辽东、西北和安南的事情同时发生,更让他这个皇帝忙的不可开交。他不需要做实际的事情,但每件事几乎都要由他来决断,这一点就够他忙的了,要不是早早的组建内阁,把一些民事、刑事交了出去,恐怕他事情还要更多。
皇帝朱标自己也不敢肯定,到底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还是有什么没有做到位。为什么别人当皇帝轻松,为什么自己当皇帝这么累呢?
“不行!”皇帝朱标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正在他怀里的皇后杨氏被闪了一下。
“皇上,您是怎么了?”皇后杨氏也坐起来,睁大惊奇的眼睛。
“哦,对不起!”这才回过神来,皇帝朱标有些歉意地安慰道:“蝶儿,我是在想,这样的确是冷落了你们……。”
“皇上,臣妾不敢!”找了一个毯子披在皇帝朱标的肩上,他们依床而坐,继续说道:“皇上在忙于国事的同时,还能记得臣妾,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两人无语,过了一会,皇帝朱标突然想起了什么,猛然回过身来,自信地说道:“如果不违反祖制,又不是政事,那你们不是就可以过问了?”
“噢!皇上有什么妙计。”皇后杨氏心里一喜,忙问道,但是也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不过……皇上,无论政事与否,后廷的动作非比一般。臣妾想无论做什么,那些老夫子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如果满朝文武从中干预,那……。”
“现在正是时候,大臣们现在着眼于边患,谅也不至于注意这些小事!”皇帝朱标不加思索地说:“而且这件事情也有益于稳定民心,转移百姓的视线。”
见皇上言辞中充满了自信,激动得面红耳赤,皇后杨氏也不由有些好奇起来,说:“皇上,那是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们这些女流之辈去操心呢?”
“蝶儿,还记得给你讲过庞爱卿曾经给朕讲过的一件事吗?就是那个关于运动会的事情?”
皇后杨氏点点头,回答道:“就是每四年举办一次,有很多国参加。比赛跑步、蹴鞠、射击的梦吗?还有什么金牌、银牌和铜牌什么的。”
庞煌有时候想起了什么,总喜欢用以国外的经历像是故事一般讲给皇帝听。其中皇后杨氏的接受能力最强,也听说的比较多一点。关于在另一个时空的奥运会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肯定是很难被接受,所以只是作为一个故事讲给这些妃子听,其中什么乒乓球、排球等等运动,皇后杨氏他们也有所闻,只是限于现在的工艺,橡胶的没有被应用,球类运动相发展起来很难,在后宫之中,全都当做一个故事来听而已。
听皇上现在提及。皇后杨氏马上就明白皇帝想要做什么,心里不由一跳,忙劝阻道:“皇上,也不是臣妾不愿意为陛下分忧,但此时要后廷抛头露面,总会引起非议,还请皇上三思!”
一个念头的产生,哪能那么容易的消失,皇帝朱标既然已经想到了。也不会放弃,现如今,大明积极备战帖木儿,难免会引起民间的恐慌。对于蒙元游牧民族的天然畏惧和憎恨,使有些事情陷入了困惑。
商人们已经不愿意往西北行走,宁愿在家中坐吃山空等待皇上开海禁。也不愿意冒着打仗的危险去西北,皇帝朱标现在还不开海禁。就是考虑着那样会对西北乃至辽东的商业出现致命的打击。
商贾们一般有了赚钱的门路,绝对不会考虑冒险之说。虽然说利益促使他们还是会坚持在西北或者辽东的生意,但是积极性已经不如以前,现在如果开海禁,商人们会一窝蜂的跑到沿海一带,那么海上贸易会迅速发展,但是对于本来就贫困的西北、辽东就很难再发展起来了。
毕竟现在有眼光的人不多,毕竟现在辽东并没有重工业的出现,那里的土地大部分还是荒芜,还是处于女真和蒙古人的游牧之中。而西北的乃至中亚的煤炭、石油还未被利用,在那里,依旧是兔子不拉屎的荒漠。
皇帝朱标把握住这条底限,所以命令广州水师和福州水师联合剿灭南海海盗,但是对于海上贸易,还处于半停滞状态,只要圣旨没有下达,所有贸易基本上都是非法走私,只是朝廷每年定期用丝绸、瓷器和玻璃制品从各国换取粮食,以补充国内的储备。对于民间贸易,暂时还未开放的原因,就是为了使逐利的商人不至于放弃内地边境。
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什么比稳定人心更重要的了,而稳定人心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让民众感受不到朝廷的紧张,让百姓去注意别的事情。
还有什么事情比体育运动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呢?就算是不引导,体育活动也会演变出博彩事业,对于并不禁止赌博的大明来说,更能最好的趁机吸收闲散资金。因为皇帝朱标在景泰二年就命户部对于民间赌坊等处做了限制,首先是限制了其规模,规模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开赌坊,这样淘汰了一批民间赌坊,而且对于现存在的赌坊抽取重税和由官府监管放贷之事。
翌日,皇帝朱标对内阁提出了这项决议,果然不出所料,内阁最近一直讨论着派遣使节往帖木儿处发出质询之事,还有诸多事务缠身,对于皇帝提出开全国性的运动会,第一他们不了解什么是运动会,稍微看过皇上意见的人,以为不过是一场类似有彩头的比武,这种事情并不算是什么大事。第二,他们要皇帝妥协,派遣傅安往帖木儿处钦差公事,那么对于一些事情,就要对皇帝进行让步,所以对于由后廷以及宗亲负责此类事情,也未作出太大的反应。
皇帝朱标打了一个差异战,用同意傅安的出使换取了内阁同意了这份含糊不清的决议,他虽然是皇帝,做事却要讲究规则,皇权至上是不错,但是作为政治,就首先要冠以正义和正统之名。
他不想独断独行,甚至到了一定的时间,他会逐步的将权力放出去,形成制约,现在不是他不想放权,而是没有到放权的时候。不过他正在逐渐培养朝臣们的**和抑制**的方法。
比如说关于开运动会的事情,皇帝朱标完全可以一道圣旨决定,但为了表示尊重内阁的权力。还是象征性的做出妥协让步,双方达成共识。他不怕内阁会形成皇权的障碍,因为现在的内阁要用票数的多寡来决断一些大的事情。每个人所处理朝政的方向都不一样,形不成利益千户体,而且,只要兵权在自己手中,也就是军镇的总督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京师中这些朝臣们想怎么样,都要考虑皇帝最后的一步。
就这样,关于运动会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在以往回忆另一个时空的资料中。他已经默写了一部分关于奥运会的情况,只要交给皇后杨氏,再召开宗亲会议,想来那些平常被闲置在京师的宗室们会很乐意的效劳。
不过这份功劳是属于内廷的,这也是皇帝朱标刻意的安排,这是让女子首先走向正面的第一步,以后他还会想办法让女性的作用大起来,毕竟占有半数的女性人数全部在家里相夫教子有些浪费。
这样,以太常寺卿皇帝朱标为名誉的大明运动会组织成立起来。圣旨诏谕,为显示朝廷对运动会之关注,诏命后廷淑妃杨氏权知运动会过程。也就是说,代理运动会的组织过程。同时一众后妃以女红为奖旗,为运动会夺冠者殊荣。
在钟山南麓征地作为运动场地,开始修筑。同时在大明周报和邸报中向各省布政司发出支会。号召他们从各自的辖区内选取善跑、善射、力大之人,按照随后发出的文册开始训练运动员。为了防止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官府中人和军方不得参加。有功名之人暂时不能参加。只能从民间抽取。届时会验明身份。
为了避免各地布政司不重视,还专门命其派遣专人管辖,与京师内大明运动会组织进行直线接洽。定于明年四月在京师举行,各省不得缺席。
这时,从君士坦丁堡出使归来的唐奉先献出其从那里带回来的文献。因为他发现其中与皇上旨意中有些契合,不过已经是千余年前的事情了,他发现的正是古奥运会的记载。
唐奉先是在拂菻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出使时,那里有人听说过曾经的东方古国,并告知了当时的国王,当时的国王曼努埃尔二世,这时曼努埃尔二世已经向帖木儿帝国派去了伯爵罗恩作为示好的使节。
对于更远的大明王朝却是完全不知道,但是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衰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在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时,最后一支十字军队伍在尼科堡战役中被打败。奥斯曼帝国的国王巴耶扎德正准备回师攻打君士坦丁堡时,帖木儿对其发动了进攻,拜占廷帝国才暂时免于灭亡。
政治上的分裂和中央集权的瓦解,使末日的拜占廷帝国四分五裂。帝国内部政治动荡,皇室斗争激烈,共帝之间先后爆发了“两安德罗尼库斯之战”、“两约翰之战”、“约翰祖孙之战”。巴列奥略王朝的分封习俗加剧了帝国的分裂,分散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几个残余省份几乎都成了独立国家,除了承认拜占廷的宗主地位外,不对中央政府承担任何义务,既不纳税也不提供士兵,朝廷的政令几乎不出京城。
残存的几个富庶的农业地区全部被奥斯曼人占领,国家几乎没有收入,依靠变卖皇室财产土地和借高利贷度日。这个国家也失去了所有兵员来源,陆军只得聘请加泰罗尼亚人、法国人、威尼斯人、塞尔维亚人、瓦拉几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充当雇佣兵。这些人名为士兵,实为匪徒,稍有不满即大动干戈,洗劫当地居民。拜占廷海军也同时衰落,只能依靠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舰队保卫海上通道。
为了换取和平,或者筹措现金,拜占廷帝国向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土耳其人屡次割让土地,拜占庭帝国陷入了一片茫然之中,在此时国王的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本来唐奉先这次基本上是白来了。
唐奉先虽然是洪武二十年的进士,在官场上也不算得意,还被景泰一朝划成了亲燕派,最后被送到极西之地出使,他本人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十分老实的请求在出使的队伍中要求被派往最远的拂菻国,完成本来就不能完成的任务。
他当初的想法也许就是不回来了,因为在出使的途中,他还带着儿子一起,但是在拜占庭一段时间后,那里的国王虽然不重视他,但是来自于威尼斯的商人们,对于大明来使却极为有兴趣,多次拜访,给予了很大的优待。
最后隐晦的劝其不要在君士坦丁堡久留,因为这里是是非之地,要不是帖木儿的牵制,恐怕奥斯曼帝国早就将其灭亡了,同时,也为了保护他这个来自远东的朋友,这些威尼斯商人还雇佣了一批军人和随从将其护送回大明。
当然,唯利是图的威尼斯人当然不会白做这些事情,在随从和军人之中,他们安排了大量的亲信,来探知大明现在的虚实,因为他们早在蒙元时就听过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度,对于其的富庶和特产早已垂涎已久,不过之前都是通过中亚地区中转贸易,现在他们也要把手伸出来了。
巨大的利益驱使着他们冒更大的险,这次东方之旅中,他们没有白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比马可波罗传记描写的更为富庶的地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