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后,治理内政,发展经济,晋国又渐渐强盛起来。晋文公的机智、仁慈、勇敢与宽厚都预示着他将成为中原霸主。
这时候,逃往郑国的周天子周襄王派人到晋国讨救兵。原来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取了周襄王的王位。
晋文公马上发兵攻打狄国杀了太叔带和拥护他的一帮人,护送天子返京。
周襄王设宴款待,这时,晋文公提了一个要求,请求周襄王自己死后能否用天子葬礼的礼制安葬,结果被周襄王拒绝了,周襄王宁肯损失土地也不原损害周礼,他将阳樊、温、攒茅、原等地的田地赏赐给晋文公。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楚国攻打宋国,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又来向晋国求救。大臣们都愿意帮助宋国。
晋文公知道,要拥有中原霸主的地位,就得打败楚国。他便将部队编为上、中、下三军(三阵),于公元前632年1月渡过黄河。先占领了卫国,又于3月攻克曹都陶丘并俘虏曹共公(曹、卫是楚的依附国),晋文公以为楚军会弃宋而北上救曹、卫。然而楚却不为所动,继续攻宋。
晋文公感到进退两难:若不救宋,又对不住宋襄公当年的礼遇,还会失去一个盟友;但若移兵救楚,原定诱楚决战曹、卫之地的战略意图泡汤,且南下主动攻宋一来违背了自己在楚国对楚成王的承诺,二来使晋军远离本土,劳师耗财。晋文公一筹莫展。这时元帅先轸主张让宋国贿赂齐、秦两国劝札罢兵,并把曹、卫的一部份土地赠送于宋,使宋坚定抗楚决心,楚与曹、卫是盟友,看到自己盟国的土地为宋所拥有更不会放过宋国,齐秦再善意劝解楚也不会听的,这样,齐、秦一定会怨恨楚不给面子,就会放弃中立而站到晋国一边,这样,晋国的实力就将压倒楚国。
晋文公大赞,立即实行。楚国果然不听齐、秦的劝解,继续围宋。齐、秦于是宣布与晋国结盟抗楚。
楚成王见晋军降曹灭卫,又结盟齐、秦,形势已开始对楚不利,于是命令楚军退到申地,并撤回戎守齐国榖邑的申叔军,尹子玉也被要求撤去宋围,避免与晋军交锋,并劝诫子玉说晋文公并德高望重,非等闲之辈,晋军不好对付,适可而止。但骄傲的子玉对楚成王之言不以为然,坚持要与晋军决一死战,并派伯芬去向楚成王请战,楚成王此时优柔寡断,最后抱着能侥幸取胜的心理同意了子玉的请求,但又畏晋强大,怕伤了元气,只派西广、东宫、若敖之六卒等人的少量兵力北上增援。
子玉得到支援,派大夫宛春使晋,提出休战条件:晋让曹、卫复国,楚则撤离宋国。晋大夫子犯(即狐偃)认为子玉太无礼,晋应主动南下击楚;晋中军主帅先轸轻轻摇头以示不妥,他再次献策晋文公,表示这回管教楚师铩羽而归。
晋仍公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但前提是曹、卫必须与楚绝交,并扣留宛春以激怒子玉北上挑战。果然,子玉大怒,下令撤宋围,移军北上伐晋。
成得臣先派人要求晋军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条件是让他们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答应了晋文公的要求。
这事被成得臣知道后,气得他率领全军直奔晋军大营。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这种做法让许多晋军将领费解。狐偃解释说当初楚王曾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许过愿:万一两国交战,晋国会退避三舍。现在这一举动就是为了信守这个诺言啊。
子玉见晋军不战而退,以为晋文公胆怯。楚军中有人感到事有蹊跷,建议持重收军,伺机再追,但子玉不听还骂了他们一顿。于是楚军追晋军至城濮。
晋军在城濮屯兵,齐、秦两军和刚被解围的宋成公军队赶来会合。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晋军向楚军发起攻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马匹蒙上虎皮,突然攻向楚右军,战斗力最差的陈、蔡军遭此突袭,加之被虎皮迷惑,顿时溃散。
接着晋军又“示形动敌”。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战车上竖两面大旗,引车后撤假装退却;晋下军主将栾枝也用战车拖曳树枝使尘土飞扬,造成晋后军也退却的假象以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命楚左翼子西进击。晋中军主帅先轸见楚军上当,便命佐将郤臻率最精锐的中军迎击楚左军,而狐毛、栾枝也乘机回军侧击楚左翼。楚左军陷入重围,后退又无路,只能接受被歼的命运。子玉见两翼均被消灭,自知无力挽回败局,无奈下令中军脱离战场,才没有全军覆灭。
晋文公连忙下令将士们不要追杀,把楚军赶跑就是了。成得臣带着残兵败将向后败退,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在半咱上自杀了。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下了大功。晋文公趁机约了各国诸侯开了个大会,订了盟约。这样,晋文公就成为中原霸主。
————————————————————————————————
弦高退秦军:
晋文公打败楚国后,会合各诸侯订了盟约。但是,跟晋国订了盟约的郑国,又暗地里跟楚国结了盟。
晋文公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与秦国约定,再次攻打郑国。
秦穆公一心想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亲自带兵马到了郑国边界。晋国的兵马在西边驻扎,秦国的兵马在东边驻扎,郑国的国军忙派辨士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来到秦军军营,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一定会亡国。但是晋国和秦国想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往来,经过郑国,我们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秦穆公衡量了一下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带领兵马回国了。走前,派了3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才替郑国守卫北门。
晋国看秦军走后很生气,将领提议追打秦军,晋文公不同意。众人便想办法把郑国又拉到晋国一边,随后也撤兵回去了。后来秦国得知郑国又与晋国订立合约,但又没什么办法,只好忍耐下来。
过了两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继承王位。就在这时,秦穆公趁晋文公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准备偷袭郑国。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大军刚刚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便有人自称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使臣”说道:“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你们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在这里等候三位将军,并让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随后,他献上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
孟明视本打算趁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看来不可能了。便收下了弦高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不必多虑。”随后,秦灭掉滑国后回国了。
其实,郑国根本就不知道秦国要去偷袭的事,孟视明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要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弦高得知秦的用意后,已来不及向郑国报告,于是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同时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郑国国君接到弦高的信后,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不客气的向秦国的3个将军下了逐客令。3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秘密,知道呆不下去了,只好连夜带着人马离开了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