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 20 部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叫她“吉娜…桑”。

    “吉娜…桑是什么意思?”我问她。

    “不好确切地翻译,”她笑着说,“含有‘尊敬的吉娜’的意思。”

    尊敬的吉娜。她从小就喜欢日本文化,上大学之前就已在日本生活一年,在京都教英语。她称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并且计划重访日本。东京的一家美国银行招她去那里工作。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她。我心里祈祷自己能够让她留下。

    我对日本知之甚少,搜索枯肠,总算想起了三岛由纪夫。她却以不屑的口气将他称为右翼读者喜欢的小说家。“你知道,日本文化不仅仅是生鱼片和剖腹自杀。”她告诉我,如果真的想了解日本,就应该读一读川端康成的作品。她说,如果我需要,她可以借几本给我。我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并且立刻抓住了。

    我们见面喝一杯时,她带来了一本叫《雪国》的书。我一回家就翻开读了起来——写的是腻烦的花花公子在山林休假胜地与在劫难逃的艺妓坠入爱河的故事,实际上相当不错——心里想着吉娜的眼睛,想着她的长腿,想着她微笑时靓丽的脸庞。

    她在她的公寓里做晚饭。我在进去之前得先脱掉鞋子。我们在用餐时讨论日本文化——应该说,吉娜给我讲日本文化。在叫出租车回家之前,我一直洗耳恭听,使用筷子的手不听使唤,把日式烤JR碎片弄得满地毯都是。后来,我们在地板——或者按吉娜的说法,在被子——上做A。

    黑屋吊影(1)

    1

    1996年4月8日(星期一)

    若皅慎二垂下握蓝铅笔的手,轻轻打个哈欠。

    窗帘卷起了,阳光从总务室东窗S进来,在桌上形成小亮斑。笔盒里的圆珠笔、图章、确认文件真伪用的放大镜,以及两脚规等文具上面,细微的光粒子闪闪发亮。

    纵目窗外,京都的天空一碧如洗,处处是如画笔淡抹的薄云。

    若皅深吸一口早晨的清爽空气,又伏案工作起来。他桌上是堆积如山的死亡保险金申领文件。

    四十八岁的木工,因吐血入院,被宣布为胃癌;六十岁的公司干部,打高尔夫球时突然昏倒,被发现是脑肿瘤;今年才参加过成人仪式的大学生,驾车出游速度太快,转弯不及猛撞电线杆……

    若皅面对的是未谋面者的死亡。一大早就干这种事,难得有好心情。

    他进入公司已五年,原先分配在总社的外国债券投资课。因为那时占据脑袋的尽是美元的长期利率或汇率之类经济上的事,与其说是进入了保险业,毋宁说是模糊地觉得像金融机构的一员。不过,自去年春天调到京都支社,做核定死亡保险金的工作后,才第一次切实感到自己是处理他人生死的企业中的一员。

    “今天还是那么多上西天的呀。”

    邻桌的葛西好夫副课长望望若皅桌上,开腔搭话。

    “真有负大好春光啊。”

    经他这么一说,确实感到死亡的文件数量多得有点异常。从统计上看,死人最多的是冬季,因为体弱的老人和病人多半熬不过严冬。

    这个季节死亡事件如此之多,当有其原因。若皅掀掀那沓文件,在记录保险金受益人的死亡保险金申领书下面,附有医生写的死亡诊断书及交通事故证明书,户籍誊本等。这个谜马上就解开了。

    “噢噢,这就是那次发生在京区的火灾的案子呀。”

    那是三周前的一次事件,一所木结构房子全部烧毁,全家五口罹难。总计十五件申领死亡保险金的文件一齐送来,难怪有那么一大堆。大部分是储蓄性质较强的、满五年期的养老保险。

    若皅想像,那些人或许都是被人恳求时不忍心驳人面子的老实人吧。他们对外务员“定额太严”的叫苦不能严拒,一个接一个地加入了公司的保险。日本的人寿保险参加率为世界之最,大大得益于这些人的贡献。

    “那次事件是纵火吧·罪犯查到了吗·”

    “还没有呢。不过,因为受益人参与的可能性甚小,支付应该没有问题。”

    “真没法子……说句玩笑话,那些纵火烧人家房子的人,都该枪毙。”

    葛西唠叨着。他卷起衬衣袖子,显露出相扑运动员般的粗臂,不时用手帕擦擦汗。葛西身高一米七五,但体重稳超一百二十公斤,散发的热量当然也就远远超过常人。时值初春,且是早上,蓝色的特大尺码衬衣,背部和腋下处已变成藏青色。

    电话铃响。葛西伸手抄起听筒,按一下闪烁的键。他是在给女职员现身说法:电话要马上接。

    “您好。抱歉让您久等。这里是昭和人寿保险公司京都支社!”

    葛西极明快的男高音在房间里回荡。

    “若皅主任,麻烦您。”

    坂上弘美在桌上放下一沓已完成一审的医疗给付金申领文件,这位干练的女文员入公司已是第五年。即使不算这些,用颜色标出类别的文件在桌上已堆积如山:满期保险金的支付,递增养老保险给付金的支付,养老金的支付,签约人贷付,解约,印鉴申报,签约人或受益人的变更,住址或出生年月日等合同内容的修正(甚至连家人亲属关系或性别的订正都有),保险证券的再发行等。

    人寿保险公司历来被视为专门与人和纸打交道的,文件种类之多无法细数。没有让人消停的时间。若皅利索地审阅着。除了因火灾引起的一系列申领死亡保险金之外,几乎都是久病辞世者,说不上什么像样的问题。然而,在接近完成时还是卡住了。

    是一份一千万日元的终身保险。投保已二十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死亡诊断书”几个字被双线勾去,改成了“验尸报告”,这一点要注意。两者间的区别在于验尸的医生是否在死亡前二十四小时内曾为此人诊治。关于死因,也有不能绝对肯定的地方。

    若皅按次序自上而下检查下去。

    1姓名:田中里。

    2出生年月日:大正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1922年4月21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黑屋吊影(2)

    活着的话,再过不到两周应该是七十四岁了,若皅在心里计算着。

    3住所:京都府城阳市久世……

    ……

    死亡种类,外因死亡(自杀)。

    到此为止没有特别异常之处。过去一年间天天阅读死亡诊断书,这个国家的人主要死于何种原因,虽然模糊却已有印象了。

    最多的显然是恶性新生物(癌)。其次是脑血管疾患、肝脏病等。

    自杀,其实不过是极常见的死因之一。日本每年自杀者的总数,自1975年起变化不大,由两万两千人上升至两万五千人。这个数字,比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多一倍以上。

    若皅能核证的只是京都府辖下、昭和人寿保险公司所经手的部分,尽管如此,几乎每周就出一个案子。最近尤以高龄人士的自杀引人注目。

    另一方面,杀人案件在京都府辖下则极少。由昭和人寿保险公司所经手的部分,有时一年仅有一宗或干脆没有。尽管人称日本的治安状况急速恶化,从这个情况看来,可能比某些国家好些。

    第十二项的“死亡原因”是“非定型缢死”。在阅读第十三项的外因死亡附加事项的记录时,若皅的蓝铅笔停住了。

    那是“在高七十厘米的衣橱抽屉上结绳缢死”。

    尽管死亡诊断书上没有记录体格的专栏,但特地加注,写明辞世的老太婆身高一百四十五厘米。在不到自己身高一半的高度吊死是可能的吗?

    若皅手捧文件,打量一下正在打电话的葛西。看样子他在接听顾客的投诉。因为在京都支社,负责保全方面的人只有若皅和葛西,所以再没有其他可与之商量的人。

    就人寿保险公司支社的业务而言,大致可划分为新合同和保全两类。所谓新合同,顾名思义就是顾客新加入保险时,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手续。另一方面,所谓保全,指已签合同的后续服务。正因为这个部分与支付保险金——钱的事直接相关,所以与某些麻烦或犯罪多有关联。

    葛西于1975年毕业于大阪市内的私立高中之后,进入昭和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因身心坚强而受赏识,一直是干保全这一块的骨干。他在北海道某支社供职时,曾因支付住院给付金的纠纷,被监禁过一昼夜,这在公司内传颂一时。

    对顾客的每句话都夸张地附和的葛西,以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明快声音笑起来。看样子不是什么大事。实际上,来自顾客的投诉几乎都起因于外务员或工作人员说明不充分,假如他们认真听了对方的话,好多问题也就解决了。

    “葛西副课长……”

    看葛西要搁听筒了,若皅正要起身,不料正面的柜台传来了怒气冲冲的声音。

    “你们,以为顾客是什么?”

    若皅吓了一跳,转眼望去,只见一个年过五十、穷人打扮的男子金刚式站立,双目圆睁,瞪着女文员。此人花白的头发因为睡觉弄得东倒西歪,穿一身不合时宜的、皱皱巴巴的条纹睡衣。看来他就是这么一副样子搭乘公共汽车从家里来这儿的。

    “又是他!”若皅一见就烦。此人姓荒木,不知是否有工作,总有太多的空闲,似乎把到支社窗口来发难当成了乐趣,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无论对方态度如何横蛮,保险公司方面也只能小心应对。荒木抓准了这一点,顺势将平日里自己被社会排斥的郁愤发泄一番。

    坐在柜台前的和坐在后面沙发上轮候的顾客,都不快地皱起眉头。

    荒木身旁坐着一个像是中小企业社长似的男子,他头发已白,戴一副银边眼镜。进入公司第二年的田村真弓正指点着保单,解释着什么问题。摆在他面前的文件好像是签约人贷付的文件,看样子正在说那男子所持印章与预留印鉴不符。那男子望着荒木,对解释显得心不在焉。不一会儿,他将保险单据收入皮包内,匆匆忙忙地起身离去。

    若皅觉得此人的举动有点说不出的不协调感。

    “别想欺负人!你们当我是谁?”

    荒木又嚷嚷起来。

    应付他的好像是刚入公司的川端智子。她有点不知所措,不明白自己为何被指责。

    保全部的负责人同时也负责窗口业务。也就是说,当出现麻烦事时,若皅或葛西,两人中的一个非出面应付不可。

    若皅正要站起身,一瞬间又迟疑起来。因为他掠过这样的念头:又得以这种人为对手?

    葛西站起来,拍一下弓着腰停在那里的若皅的肩头,利索地迈向柜台。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黑屋吊影(3)

    “对不起,我们有什么接待不周之处吗?”

    依然是快活的声音。他扭头向川端智子递了一个安慰的眼神,落座。

    荒木傲慢地仰靠在椅上,露出脏兮兮的小腿,将穿拖鞋的脚架起来,用变声期前孩子般的嗓音,抱怨起女文员未经教育培训等等。葛西并不提出异议,一边适时C一句话,一边倾听。

    若皅慢慢坐下,自己的犹豫被葛西看穿了,他感到很惭愧。

    这时,电话铃响了。坂上弘美拿起听筒。若皅听见她低低地说着“是、是”,却又按下保留键,径直朝若皅这边走来。

    看见坂上弘美的面孔,若皅产生了不快的预感。平时几乎面无表情的她,此刻眉眼上呈现出些许紧张。仅仅是转电话的话,不妨使用自动转移键,而她特地起身走过来,可见其事非小。

    “若皅主任,是顾客的咨询。”

    “有什么困难吗?”

    坂上弘美有五年窗口经验,关于保险的知识,甚至比若皅还多。一般的问题她自己应该就能回答。

    “那人问,在自杀的情况下能拿保险金吗?”

    人寿保险公司经常会接到这种电话。但是,以坂上弘美的神情来判断,似乎她并不认为这是个恶作剧电话。

    “……明白了。我来说吧。”

    见若皅答应,坂上弘美好像松了一口气,返回自己的座位。固定的业务和交付的工作,她们都完成得不错,但她们对某种意义上要负责任的事情,却避免做决定。因为她们被教育过,遇上这种情况,首先要获得负责职员的指示。这个结果,必然使若皅他们肩负重大责任,但既然拿着一份她们无法相比的高薪,这种情况大概是理所当然的吧。

    若皅从桌子的抽屉里取出不对外的本公司对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问题本身当然是极简单的,身为人寿保险公司的人,谁都能够即时答复。但是,在回答的方式上,要显得郑重其事。

    “喂喂,实在抱歉,让您久等了。我是若皅,窗口业务的主任。”

    他听见低低的、清嗓子似的咳声,对方什么也没有说。似乎是个女人。

    “您要咨询什么问题?”

    “我刚才说过了。”

    是一种压低到几乎难以听清的沙哑的声音。对方似乎很紧张。

    “保险金,在自杀时也能拿吗?”

    “我马上查一下,嗯……是哪一位亡故了呢?”

    对方无言。又是清嗓子的咳声。

    “如果您手上拿着保单,能说出编号的话,我就可以查到了。”

    又重复了一次。停了一下,一个女人说话了。

    “没那东西就弄不清楚吗?”

    “是的,因为存在可支付和不可支付两种情况。”

    “有不可支付的?”

    “对。”

    既然谈到这里,也不是不能回答。

    “顺便要提醒的,是加入保险一年内,自杀是责任免除的。”

    “责任免除?”

    “就是说,不能支付。”

    “这是为什么?”

    “在商法上,与自杀有关之事都属于责任免除的,但在保险条款上,则有个一年之内的限期。”

    “我问的就是为什么要这样?”

    那女人的声音显得有点冒火的样子。

    “设定这种条款是出于‘人寿保险不得鼓励自杀’的考虑……”

    女人又沉默了。

    因自杀而责任免除的规定,对人寿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令人头痛的部分。

    如果保险的签约人或保险金的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者死亡,将成为条款上的责任免除事由,得不到保险金。或可认为,出于同样的考虑,被保险者致被保险者自身死亡,即自杀,这种场合也不应支付保险金。

    进一步说,如果自杀也支付保险金,结果可能鼓励了自杀。另外,企图自杀者全都在行动前买保险,即所谓“逆选择”的问题,人寿保险公司的收支情况就会严重恶化。

    商法第680条也确定,“自杀、决斗及其他犯罪、执行死刑”,均为保险金支付上的责任免除事由。

    然而,若站在买保险者的立场上看,被保险者将来可能自杀的危险,与可能因为交通事故或疾病而死的危险相比,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即使签约时根本没有自杀的念头,之后因神经官能症等的发作而选择死的事是有的。

    若一家的顶梁柱死了,遗属的生活随即窘迫。若仅因自杀,致使遗属领不到保险金,则违反人寿保险原本的使命——保障遗属的生活。

    而且, 因自杀的死亡已包含在计算人寿保险费率的基础——生命死亡率中,那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也就是说,若排除这个因素,在无得益合同等方面,保险公司会受到贪取不当利益的指责。

    黑屋吊影(4)

    这样的理由令保险公司进退两难。现在,日本的人寿保险公司设定了在投保一年内自杀为责任免除期。这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即使最初是为自杀而投保的,但一般人在整整一年之后仍抱定去死的念头,应是很难的吧。不过,一年为限是否真的妥当,至今仍有不少表示怀疑的看法。

    “即使没有保险单据在手,只要知道顾客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也可以查到能否支付的依据。”作为若皅,只能做出一副相信自杀已经发生的样子,尽量设法问出对方的姓名。

    对方沉默着,喘息声隐约可闻。听筒清楚地传达了对方的紧张。

    该怎么办?若皅感到握听筒的手渗出了汗。他毫不怀疑,对方正认真地考虑要自杀。

    当然,即使对方一搁听筒就从窗户跃下,对若皅而言,法律上、道义上都没有任何责任。他纯粹是解答顾客的咨询而已。相反,根据一己之主观判断而不回答问题是不允许的。

    不过,若皅觉得不能坐视不管。

    打电话来,当然是想问有关自杀责任免除的事,但也有可能是在行动前,无意识地要给谁一个求救的信号。

    怎样做,才能让一心要自杀的人放弃这种念头呢?

    女人叹了一口气。

    感觉到对方要挂电话,若皅慌忙说:

    “对不起,请稍等一下,不要挂断电话。”

    “噢?”

    “我可能是多此一举,您可以听一下我的话吗?”

    “……什么话?”

    声音里带着疑惑。

    “如果我说得不对,敬请原谅。我希望这样问不至于令您不快:是您打算要自杀吗?”

    混账!胡说什么呀。若皅对自己冲口而出的话感到愕然。保险公司没有必要多管闲事到这个地步。如果说话不得体,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名誉。

    然而,那女人没有回答。如果“自杀”只是若皅自以为是,对方恐怕会勃然变色,至少应说些什么。可这样的沉默是怎么回事……

    “如果您是这样想,您最好能重新考虑。”

    还是沉默。但是,冥冥中他觉得对方在倾听。若皅下了决心。

    “我这是多嘴了,但请听我说一句:自杀的确可能会让家人领到保险金,但对于活着的人,他们心灵上终身都会留下不可恢复的损伤。”

    若皅环顾四周。

    柜台上,荒木正大喊大叫,把总务室上上下下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此时不会有谁来责难他。

    “我的话不是站在保险公司负责人的立场说的。因为我自己有过家人自杀的经历,所以才这样说。”

    女人的口气好像有了些微变化。

    “是我哥哥。在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是四年级。”

    一直封闭起来的情感汹涌而至。

    “……那是,为什么?”

    “不知道。好像是受了欺负,但校方直到最后也没有承认。”

    女人又沉默了,似乎是在想着什么。然后,她轻轻叹口气,说道:

    “请问,您贵姓?”

    “我姓若皅。”

    “若皅先生?您做这工作,很长时间了?”

    “不,才一年左右。”

    “是这样。”

    数秒种的停顿。然后一个嘶哑的声音嘟哝道:“谢谢。”那女人挂断了电话。

    若皅一边放好电话,一边想该不该这样做。他仍兴奋难抑,体内热血沸腾,两耳热得火烧一般。

    他当然不认为自己的话有让一个想要自杀的人回心转意的力量。不过,下决心试一试也许是好事。他觉得对话的末尾有不多的那么一点相互理解之处。

    柜台方面,似乎葛西终于成功地哄住了荒木。玻璃自动门开着,看见了往回走的荒木的背影。瘦骨嶙峋的身体,睡衣的背部和腰部皱巴巴的。

    若皅迟疑不决:是否该把刚才电话的内容向葛西交待一下?

    稍作思考之后,最终决定不说。一方面因为刚才所说的一番话不属于正常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说出来也毫无意义。因为无从查究这个电话是谁打的。

    以后就是打电话的人对生死选择的问题了。只是这阵子要注意一下申领死亡保险金的案子。

    “葛西副课长,能过来一下吗?”

    葛西一返回座位,若皅便拿着刚才那份死亡保险金文件走过去,意在趁未有其他事打扰之前谈一谈。

    “好。出了什么事?”

    “这么个案子,不觉得奇怪吗?”

    “噢?哪方面?”

    若皅挺来劲地指指死亡手段及状况一栏。身高一百四十五厘米的老妪,在高度只有七十厘米的衣橱抽屉上打个绳结吊死了。“这不是挺不正常的吗?”他问道。

    黑屋吊影(5)

    “嗬嗬。”

    葛西慢慢审视着死亡诊断书,并不显示出特别的兴趣。

    “……噢,这也是常有的事吧。”

    自思可能是杀人案的若皅泄了气。

    “这是……常有的?”

    “吊死嘛,并不限于从高处悬吊。在比自己身高低处打结的例子多得很。之前我在仙台支社时,曾有一位为阿尔茨海默病一种发展缓慢的痴呆症。所苦的老太婆,在医院床头的铁管子上,用长衣打个结,套在脖子上,从床上滑落下来吊死了。要说高度的话,那次还不到四五十厘米呢。”

    “是吗?……”

    “不过你要是放心不下,不妨让营业所长到所在的警署问问看。如果没有可疑之处,你也就可以放心了。”

    “就这样办吧。”

    若皅明白葛西是为了不伤自己面子,才过问这事的。他苦笑着收起文件,心情颇为奇特:既非放心,亦非气馁。

    真正的麻烦事发生在那天下午。

    “若皅主任。”

    若皅一抬头,见是坂上弘美和田村真弓。田村表情难堪,几乎要哭出来的样子。

    “怎么了?”

    “是那边的顾客。说支票拒付,是我们公司之过……说要我们赔偿五千万日元。”

    坂上弘美一脸无奈地说。

    若皅望望柜台。坐在椅子上的男人他见过。白发,戴银边眼镜。是早上荒木来吵闹时,坐在一旁的中小企业的社长打扮的男子。当时,他曾觉得这个男子的举动有点不寻常,但因为当时被荒木吸引了注意力,没有去深究。

    此时再打量一下,以那副模样直接来窗###涉,倒不会让人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但有一名年约四十五岁的男子,抱臂站在他身后。略胖而结实的体格,红而宽的脸膛,玻璃珠子般的小眼睛,恶狠狠的眼神。即使穿西服系领带,也散发着异于一般职员的味道。

    “是什么事?怎么说是我们的责任?”

    “那位矢田部先生上午来过,申请保单抵押贷款。”

    坂上弘美将电脑打出的核算表递给若皅。从表上看,那位白发、有社长般举止的人名叫矢田部政宏。因为参加了储蓄性质较强的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所以以保单做抵押,总共应可贷到一千六百四十万日元以内的款项。

    “于是我们就办理了保单抵押贷款的手续,但他带来的印章与保单的印鉴不符。字体是一模一样的,大概是同时刻制的印章吧。”

    田村真弓将手中的描图纸和今早写的签约人贷款申请书放在若皅桌上。描图纸上正确地印下了保险单上的印鉴。字体的确一模一样,但申请书上盖的印迹直径约大两毫米。

    “那顾客是怎么说的呢?”

    “当时他只说了一句‘这样确实没有办法了’,马上就走了。”

    田村真弓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

    “可刚才他又和后面站着的那人来了,说因为得不到那笔贷款,支票被拒付而致公司破产,要我们赔偿损失五千万日元……”

    坂上弘美愤愤地补充道。

    从一开始就是个圈套,若皅心想。故意拿错印章来,等人家指出,回头就走。至此为止是制造理由,从现在起才见真面目。

    对方可能是黑社会。若皅做个深呼吸,稳定情绪。葛西在下午乘一号线到下京营业所巡视。虽然近在咫尺,但在他回来之前,只能自己单独面对。

    松村佳奈从柜台那边小跑着过来。

    “若皅主任,那边的顾客说,要让他们等到什么时候?”

    即使不看柜台那边,也能感觉到那个站着的男子正盯着这边。若皅有意不与他对视。

    “好吧,带顾客到第一会客室。”

    若皅对松村佳奈发出指示,然后穿上搭在椅背上的西服。那感觉如同上战场前铠甲加身。

    “我去谈,如果葛西副课长回来了,让他来第一会客室。稍后送点饮料来,好吗?明白了吗?”

    “是。”

    坂上弘美点点头,推推田村真弓,返回座位去了。

    若皅只带笔记本和铅笔,走出总务室。经过铺着油毡的走廊时做了好几下深呼吸,然后敲敲第一会客室的门,打开门。

    “让二位久等了。”

    那结实汉子扭动他的粗脖子,细细打量若皅。此人颧骨微赤,给人怒气冲冲的感觉。衬衣领子撑得满满的,别人看着也觉得憋得难受。

    “真让俺们好等啊。那么,作为回报,该有个相应的答复给俺们啦?”

    这期间,矢田部低着头一言不发。若皅瞥了两人一眼,在桌上放下两张名片。

    “我叫若皅,是窗口业务主任。这位是矢田部先生吧?对不起,这位呢?”

    黑屋吊影(6)

    壮汉的鼻子上头堆起了皱纹。

    “俺是职员。因为你们做错事,让俺们公司倒闭,所以跟社长一道来。”

    这种假话连若皅也瞒不过。壮汉怎么看都不像个正派打工的人。而且,他对社长矢田部采取一种几乎可说是无视的、傲慢的态度。

    随着敲门声响起,坂上弘美进来了。她所端的托盘上放着三杯从这个大厦的饮食店买来的橙汁。可能是过度紧张,玻璃杯相碰发出“丁当丁当”的声音。坂上弘美简直像是面对爆炸品一样,将盛着饮料的杯子往桌上一放,弯腰一躬便迅即消失了。

    昭和人寿保险公司有一本从长期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处理投诉的手册。这杯橙汁也是按手册的指导出的招。

    这是说,对于激动的顾客,绝不可给热饮。要送上冷饮,且设法让他喝上一口……

    “事情的大概,已经听刚才接待二位的文员说了……”

    若皅让他们喝橙汁,见那壮汉喝了,才开口说事情。

    “没错。你们是怎么教育女行员的?嗯!”

    若皅很想指出“女‘行员’”之误,但终于按捺住了。

    “有失礼之处吗?”

    “失礼?!说句‘失礼’就完了吗?”

    壮汉从衣袋掏出香烟叼着,摆出等若皅来点火的架势,但若皅有意视而不见。壮汉瞪了若皅一眼,慢吞吞地掏出自己的打火机。

    “喂!没有烟灰缸啊?烟灰缸这种东西得预备着啊!”

    吸过一口烟,壮汉压低声,威吓地嚷道。

    “对不起。”

    若皅站起来,将放在会客室柜子上的轻质铝制烟灰缸拿过来放在桌子上。

    手册上写明,在柜台或会客室的桌子上,绝对不可以放置有可能成为凶器的、分量沉重的石制烟灰缸等物。现在这种烟灰缸,即使遇上职业棒球投手,也弄不出什么大伤害。

    “喂,你。知道你这里的女行员干什么了吗?”

    壮汉一边吐烟,一边唠叨:

    “俺公司嘛,就因为你们而被拒付,倒闭了。职员和家人统统从明天起就流落街头啦。喂,你们怎样来负这个责?”

    “因为矢田部先生今早拿来的印章,与保单上的印鉴有些微差别……”

    “这俺当然知道!”

    壮汉大声打断若皅的话。

    “这种事,不是可以酌情处理的吗?嗯?!即使印迹有些微差别,手续还可以做的吧?想对俺撒谎可没门!”

    的确,这种说法看来也行得通的,若皅心想。

    这次的事,如果用驾驶执照等也能确认是否为投保人本人,即使印迹不符,也有办法办手续。人寿保险公司与市政厅不同,是做顾客生意的,对待顾客不能太死板。

    “如果顾客方面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也可能会作为特殊例子考虑。但是,因为矢田部先生没有特别提出……”

    “岂有此理!想赖社长吗?”

    壮汉狂呼乱叫起来。

    “你们这里的女行员没有好好说,对不对?因为这样,社长认为毫无办法,才绝望而回!”

    若皅见对方得意洋洋的面孔,心想糟了。讨论转变了话题,可能落入了对方设下的圈套。

    有人敲门。紧随着一声“打扰了”,手持文件夹和笔记本的葛西进来了。

    “怎么,又新来一个人?一次都来好了!又让俺重说一遍!”

    “情况我都听说了。此前由于窗口人员业务不熟练,很抱歉。”

    葛西深鞠一躬。

    壮汉对葛西的庞大身躯显出瞬间的戒备表情,但见葛西的态度比若皅还要好,又趁机喋喋不休地提出要求。

    “……这个嘛,职员二十人的退职金和今后的生活保障。其实嘛,该说是一亿的,交个五千万算了。怎么样?昭和人寿保险公司大名鼎鼎,也该显示相应的诚意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梦系廊桥(1)

    1

    罗伯特·金凯

    于是:

    那粗粗的套索又转着抛起,

    也许不如你从前

    抛得那么高那么猛,

    但那绳圈仍然

    在你头顶

    嘶嘶有声

    感觉依旧

    阳光穿过绳圈,

    粗索飞旋

    将影子投在地面上

    当它整个儿落到

    往事上时,

    便落到重来的时光……

    ……套索不可避免地落下,落到又长又弯的小路上,你从那儿在你母亲的ZG里摇摇摆摆走到这里:浓雾笼罩着皮吉特湾,每逢星期二晚上便坐在肖蒂酒吧里,听夜鹰用次中音萨克斯管娓娓吹奏着《秋叶》。

    所以,这就是你那似水流年的终结,就是这个样子,依旧孑然一身,冰箱的嗡嗡声压过了你的回忆之声。最后的牛仔和所有的往事。曾经为你踩出小路的那些人要走了或已经走了,彩虹女神收起她的彩虹,老耄学者羽化而登仙。现在,只留下你的回忆之声,冰箱的嗡嗡声,以及星期二夜晚夜鹰萨克斯管的次中音。

    在不同的生活里或许该有不同的感觉。它也许本该为你和那个女人而营造。她是你的一次机会,然而回首往事,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那一点你始终知道,或许当时就知道。

    出走,抛下她拥有的一切,这行为本身也许会使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不同于你与之厮守了几个日日夜夜的那个人。本来,决定和行为都会产生那种结果。假如她跟你走的话,你或许依然会为之冒险,并需匆匆处理好一切。

    现在,1981年11月的一个清晨,寒雾笼罩水面。邮件高高地堆在你花了5块美金在庭院旧货销售时淘来的餐桌上。几年以前,当他们推平了贝灵汉的公寓住宅建造购物中心之后,你乘渡船将桌子拖到这里来了。信封上盖有官方的印章——都是些政府部门寄来的邮件,退伍军人管理局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依然在设法寻找你。他们不会明白,你也许不想收到他们的来信,你不想接受他们提供的任何东西。那些信封上标着:退回寄信人。

    不过,当信箱里除了广告,别无所有时,这些邮件毕竟也算是一种信件,而那些广告全是人们设法让你购买你无意拥有的玩意儿,如家庭影院之类的东西。你在想,家庭影院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有钱买的话,实际上你没有钱,你买了它干什么呢?

    68岁了,罗伯特·金凯一只手往上拉了拉一根已经磨损的橘黄色吊带,另一只手抚摩着名叫大路的金毛猎狗的脖子。他点上一支骆驼牌香烟,走到窗前。在雾里或者雾后面的某个地方,一艘低矮的驳船正在西雅图的港湾里忙碌。

    金凯打开窗户旁边一个四辊文件柜最上面的抽屉。一排排摄影幻灯片挂在塑料护页中。他的生活藏在那些护页中,幻灯片5 张一排,20张一页。一个耗费韶华寻求理想光线的男人的生活。他随便挑出一页,对着台灯举起来。第一张幻灯片上是蒙巴萨港的一位码头工人,肌R凸起,戴着一顶针织帽,咧嘴笑着。那应该是1954年,27年以前。

    第二张幻灯片拍的是一头鞍纹小海豹,直视着镜头看着他:1971年,纽芬兰外浮冰上。接下来的一张是马六甲海峡沿岸,男人们乘着六桨小船出海,用装上诱饵的鱼钩钓鱼,希望渺茫,因为人们在那个水域捕渔时间太长次数太多。之后,是在巴斯克地区拍的夏景。在一个寒冷的6月里,沿着阿蒙森曾经航行过的博福特海拍摄。在印度南部的佩里亚尔湖的岸边,深草丛里蹿出一只老虎。另一个袋子现出一只青鹭,划着优美的弧线飞过汤森港附近早晨的水面,这张照片看上去极像夜鹰的萨克斯管吹奏《老于世故的女人》的第四小节的妙音。

    还有呢。墨西哥的农家姑娘,站在田野里扭头回眸看着他,松软的草帽,粗布饲料袋缝制的衣裳,沿着幻灯片一边整齐地写着她的名字和村名:玛丽亚·德·拉·卢兹·桑托斯,1979年摄于墨西哥赛拉雅村。那是他为一家杂志社完成的最后一次主要任务,那是一次预算很低的拍摄任务,他最后贴上了自己的一些钱才圆满完成了工作。他不知道玛丽亚·德·拉·卢兹·桑托斯的情况怎样了,如果她还住在那个村里,还在夏日的田野里干活的话。

    下一个袋子,太阳慢慢S过北达科他州的秋天,一张毫无表情的、戴着太阳镜的脸从一台橘黄色庞大机器的窗口里俯视着:杰克·卡米尼,1975年摄于大福克斯南部农田的收麦联合收割机上。书包网 。 想看书来书包网

    梦系廊桥(2)

    卷宗中有成千上万张照片。罗伯特?金凯只保存最好的照片,而且他要求的标准极高。整理分类时被淘汰的照片统统被扔掉或烧毁了。凡是他保留下来的每一张照片,他几乎都能记得拍摄的确切时间和地点以及他按下快门时的光线条件。甚至记得当时他周围的气味。佩里亚尔湖那张照片使他想起咖喱味,巴斯克那张照片带回飘香的山羊R味。在博福特的拍摄过程是一次不太有意思的烹饪经历,主要是单调的野营食品,有时候吃点鱼,都是在蚊帐里叉着吃的。

    这一页的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画面朦胧的岩石和水面。1972年,他在拍摄阿卡迪亚悬崖,他正在按快门时,脚下一滑,从30英尺高处跌落到下面的沙滩上。他保留了那张照片,如同保存着记载着卤莽和愚钝,以及隔在它们之间的一层薄纸的一件纪念物。摔折的脚踝再也没有彻底痊愈,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听从医嘱,没等骨头完全愈合就又开始玩命地工作了。他将护页放回原处,轻松地撑在打开的抽屉上,十指交叉,双手叠放在卷册上。

    抽屉的前面是一个马尼拉纸大信封,装着多年来写给弗朗西丝卡?约翰逊的信,但是从未寄出过。信封下面是一个里面装着摄影正片的档案盒。罗伯特?金凯取出盒子,把脏碟子、广告和标有“退回寄信人”的退伍军人管理局的信推到一边,在餐桌上腾出一块空间。他慢慢地坐到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戴上金丝边双光眼镜,掀起一张护纸。他凝视着最上面那张照片上的女人。

    时光倒流到16年前,弗朗西丝卡?约翰逊倚在衣阿华州的一根篱笆桩上,身着旧牛仔裤和t恤衫,朝他微笑着。黑白效果对她正适合,捕捉下了她的体形曲线和脸部轮廓,正是她当时的样子。当他第一次洗印出那张照片时,她跃然纸上,仿佛她曾是他的过去的幽灵。起先是空白相纸,然后隐现出草地、篱笆和人形的柔和轮廓,接着,弗朗西丝卡以强烈的对比度显现在1965年8月里一个星期三的黎明时分。弗朗西丝卡,跃出显影托盘向他走过来。

    罗伯特?金凯仔细端详着照片。自从他在那里遇到她以来,多年来,他曾千百次地这样端详过这张照片。盒子里还有她的另外26张照片,但是,这是他最喜爱的一张。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有弗朗西丝卡和清晨,她的茹房紧贴着薄薄的棉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